2022年5月下刊

Taylor Swift commencement speech;Biological Science Rejects the Sex Binary;《河殤》;廣東歌,香港流行文化;Long Covid;War of memes;Sues son for longing grandchild;獨立影視;牆內簡中已死;Ice Cream;「潤」;Control the air pollution;《漢娜·阿倫特與以賽亞·伯林》;Mac everyday;Cryptocurrency should die;李健&孟小蓓;《納粹醫生》序;義務教育勞動課;Gun Control……

牆內鏡像連結

Q:唔係話放喺第一嘅一般都係你覺得本期最好嘅咩?點睇都好似係粉絲仔嘅私心喎?

A:係啊,both. 既有fan嘅原因,又覺得Taylor Swift真係講得好好喎

我自己一直都好中意佢,好早之前註冊IG其實就係為咗follow佢,喺佢被成個互聯網唔知真相被cancel嘅時候,我仍然相信佢。and好開心而家真相大白,還佢清白。雖然嗰段時間冇辦法返轉頭,而正如佢所講,當失去嘅時候,其實都會得到一啲嘢,比如話學識咗品嚐葡萄酒,講得真係好輕鬆,但嗰時嘅佢其實冇咁樂觀,的確,又邊有咁易呢,成個網絡都霸凌、侮辱佢,而到咗而家,who cares those haters and bad guys? 繼續做自己嘅事,行自己條路

演講入邊有唔少嘅玩笑話同分享自己嘅經歷、經驗,為咗激勵大家去睇片,我喺呢度就唔總結了,只講一點:我哋,其實都冇其他人有辦法知道喺某一個處境、選擇之下,點樣做先係啱嘅。呢個就係人生,我哋有時會做對,有時會做錯,好多時都要自己去獨立面對,但最緊要嘅係,所有嘅一切都係我哋自己去決定,我哋可以做自己,我哋會成長,會變得更加成熟,只要我哋仲呼吸緊

Biological Science Rejects the Sex Binary, and That’s Good for Humanity
Evidence from various sciences reveals that there are diverse ways of being male, female, or both. An anthropologist argues that embracing these truths will help humans flourish.
Sex, biologically, is not simply defined or uniformly enacted. In humans, having two X chromosomes or an X and a Y chromosome does not create binary bodies, destinies, or lives. If we could crawl into the womb with a fetus at about six to eight weeks of age, we’d see a few clusters of cells in the emerging body get nudges by DNA activity and start to generate new organs, including the clitoris and penis, labia and scrotum, ovaries and testes. All genitals are made from the exact same stuff. Since they have a few differing end functions, their final form is different. But there is a lot of overlap.
There is massive evidence that the genus Homo (humans) evolved complex cooperative caretaking more than a million years ago, changing the patterns and pressures of our evolution. Such “alloparenting” practices are still widespread among many human groups, in which mothers and fathers, grandparents, other female and male relatives, and boys and girls in the community all help feed, teach, and care for children. This complex overlap in social and reproductive roles is exciting and hopeful. When it comes to raising kids, humans don’t come in two kinds. Rather, we evolved to be a collaborative and creative community.
The data-driven bottom line is that “man/woman” and “masculine/feminine” are neither biological terms nor rooted exclusively in biology. The lack of an explicit binary is especially evident in humans given the complex neurobiologies, life histories, and morphological dynamics in our species. There are many successful, biologically diverse ways to be human, and millions of people embody this diversity. Growing up human means growing up in a world of varying gender expectations, body types, reproductive options, family structures, and sexual orientations.
So, instead of listening to people who are misogynistic, sexist, or homo/transphobic; incels; or politicians who base their ideologies on a biological sex binary and myths about its evolution, we can and should be open to a serious understanding of biology and its better options for human flourishing. The simple male/female binary does not effectively express the normal range of being human. Understanding this and incorporating it into our education, lives, and laws offers better possibilities, greater equity, and more joy for human society.

good, really good. 從科學嘅角度嚟講明生物上唔承認性別二元論

The Washington Post| This Florida teacher married a woman. Now she’s not a teacher anymore| by Hannah Natanson

我想強調嘅係,而家係2022年,時代當然有改變,但喺一啲地方嘅改變實在太少。一個咁好嘅老師,就係因為佢係同性戀,所以不容於社會、學校,真係好……好到只剩低自己同自己玩就算

不忘《河殇》
——献给60岁以上的读者朋友! 也许是害怕有些人遗忘,也许是更害怕自己遗忘,当年在《河殇》播出后不久,自己还是找车间里(当年自己是纺织机械厂一线工人,做纱锭)一位女同事讨要了刊登六集“电视系列片”《河殇》解说词的本省广播电视报。现在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加之搬家无数,保存不善,纸质也已严重发黄变脆,只是由于自己后来做了一点抢救工作,它们在三十几年后也还是可以比较完整地告诉人们《河殇》解说词里都说了些什么。这样一说,今天的年轻人或许会误以为这部电视系列片中有什么比较“刺激”的话。那你就错了。可以告诉你,六集电视系列片《河殇》,用今天的观点今天的理念,解说词里找不着一句可以定为“寻衅滋事”或叫…

放多一篇今夕對比嘅文章

六集电视系列片《河殇》,用今天的观点今天的理念,解说词里找不着一句可以定为“寻衅滋事”或叫“扰乱社会秩序”乃至“危害国家安全”的文字,不仅没有,所有解说词都是理性的、平和的,没有一句“刺激”的话。这也正说明,无论我们社会中有些人是多么不想进步,但人类社会进步的大潮也还是要裹挟着这些人前行。

的確,無論點都係要向前,倒退永遠都唔係主流,所以長期嚟講先有一啲希望。

睇咗好多類似嘅事情,其實,如果少啲政治鬥爭,可能,我哋早就唔係而家呢個階段了。冇人唔叻就可以爬到上去,但叻喺政治鬥爭嘅話,於國於民都冇好處

《聲生不息》的「國貨港樂」:停在懷舊的風裏,和真實的香港越走越遠
當香港面目全非,獻禮回歸25週年的《聲生不息》捧起「港樂」懷舊。弔詭的是,中國和香港流行音樂的關係,也是前所未有的疏離。
阿果:盛世或虛火——香港流行文化如何重新成為大眾焦點?
由去年叱咤到今年 Chill Club,已蔓延一整年的香港流行文化浪潮,如何掀起,又有何特徵?

五月上刊唔記得發5.2號嗰篇,原來一切係安排好,用嚟對比閲讀

實話實説,我一集《聲生不息》都冇睇,除咗聽劉惜君嘅一首《執迷不悔》。但從端傳媒嘅文字嚟睇,唔睇係啱嘅,唔係話舊嘅黃金時代嘅歌唔好,只不過,喺噉嘅歌頌回歸、緩解敵視嘅主題下懷舊,實在反胃;更加好笑嘅係,有70%以上嘅歌都係回歸前嘅歌,唔知係低級紅定係高級黑了(當然其實香港喺90年代之前本身都好愛國

更令人反感的是,《聲生不息》諧音生生不息,有復興港樂的寓意,但節目卻只談前世,不講今生,和香港時下最火熱的流行音樂完全脫鉤。在節目中,如今的香港流行樂壇一片沉寂,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但這顯然不是事實。恰恰相反,2019年後香港樂壇破舊立新,改朝換代,湧現令人欣賞的新面孔,曲風、題材也較多樣化。可以說,香港樂壇終於走出緬懷「黃金時代」的階段,迎來另一個新的世紀:香港人再聽廣東歌,支持香港新歌手,買唱片看演唱會,關心頒獎典禮的賽果。而香港流行音樂亦繼續訴說年代、貼近民心,很多歌曲或是唱出「香港大離散」的集體經驗,或是言之有物(弦外之音)地訴說「美麗新香港」的種種情緒悸動。
這些真實的香港流行文化故事,正如近年的其他香港故事一樣,是不方便、不允許被牆內聽見和傳播的。當《聲生不息》藉懷舊金曲拉近兩地民心的時候,中港民眾對香港流行音樂的感知已截然不同:中國和「港樂」可以說是前所未有的緊密;但中國和香港流行音樂的關係,也是前所未有的疏離。
到了2022年,香港已面目全非,樂迷恐怕早已分成兩個世界,不再有當時那種複雜的心情。不再有多少人計較哪位香港歌手可以唱響全國,更著緊的是誰更能唱出香港而此時此地的聲音。而香港的樂壇,中國和香港的距離,已越發演變成兩個平行的世界——《聲生不息》不可能拉近,反而顯露了這種鴻溝。

跟住再嚟睇睇第二篇文

我是流行文化發燒友,過去一年多去過紅館、九展、海港城、東角道、99 台、YouTube 考察無數次,和現場那些香港平民一樣,每次都額角冒汗,雙眼發光,但記事本上除了「嘩」、「好勁」等詞語以外,一直不敢寫上太多東西。須知道流行文化能量大、層面廣,有使百姓集體尖叫、發笑、流汗的本領,但同時周期短,熱潮時有虛火,浪流沙石無數,如蔡楓華經典名句:「剎那光輝,不代表永恆」。對於這股風潮,放長雙眼、審慎以待,是應該的。
直至今年叱咤、Chill Club 頒獎禮都完結,熱潮(或「虛火」)足足燒了一年有多,一些當時無法理解的汗水、淚光,連同一直說不出來的集體感覺,好像慢慢變得比較清楚了。
新媒體已完全改變傳媒生態,受眾品味愈趨分化,大眾媒介本身化整為零,文化生產的土壤亦受衝擊:「過去普及文化星光熠熠,明星就是明星,吸引大群粉絲,表述強化一代人的感情與價值的局面,已成過去。」

以前嘅文化盛世,的確一紅成個香港都知、大家都中意。但時代都發展變化咗,有更多唔同嘅style同特點嘅樂隊or歌手or男/女團,當然好難話邊個一紅就紅透晒,但亦都唔代表而家嘅就唔係盛世

「破舊立新」的框架下,一個流行文化浪潮的興起,很容易讓人認定與舊有秩序無關。引伸下去,它的成功純粹因為「新」、「後生」,換言之,很可能只是虛火,走紅得快,走得也很快。
然而認真檢視這一浪的 pop icon,又會發現很多不是第一天從石頭爆出的新星,於嶄露頭角之前,不少已有在文化工業打滾的經歷,期間得到一些人脈、經驗,也磨練出一些技藝。

yep,包括好多我自己中意嘅歌手同樂隊都係呢一兩年先更多人關注同變紅,佢哋嘅作品同努力係一早就有了

炎夏將至,前路注定障礙滿佈、危機四伏,大家還可以為香港流行搖旗吶喊,發燒奔跑。前方或是復興,或是終結,我們終將見證。

過多兩三年返嚟睇,就會知答案。我信呢個唔係虛火,而係真正嘅文化盛世復興

The new study adds to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hat, while patients who have been hospitalized are at greater risk for long Covid, people with mild or moderate initial coronavirus infections — who make up the vast majority of coronavirus patients — can still experience debilitating post-Covid symptoms including breathing problems, extreme fatigue and cognitive and memory issues.
Another striking finding was that while two-thirds of the patients had pre-existing health conditions in their medical records, nearly a third did not

一旦感染,即使感染時嘅症狀唔大,但都有唔細嘅幾率會有長期後遺症——無論之前是否健康——所以做好個人衞生,帶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好重要,Covid is lasting

“孩子是这场大流行病最大的受害者” ——反思德国疫情封锁措施的得与失
德国政府实施了成本巨大的防疫措施,但最终是两败俱伤的结局——高风险群体大量的死亡,儿童和年轻人成为了“失落”的一代。

嚟睇睇唔同嘅聲音,我哋可以延續噉嘅嚴厲措施到幾耐?作者從幾個方面嚟展開

1.封鎖嘅身心後遺症比感染嘅後遺症嚴重得多,而細路感染後有後遺症嘅幾率都好微

2.過於少地接觸病菌會令細路對其他病菌(例如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嘅抵抗力變差

3.對孩子成長同教育嘅影響好大

4.現有嘅嚴厲措施只係當呢場大流行為短跑衝刺,但實際上呢個會係馬拉松,目前比較好嘅係瑞典模式,而而家大部分嘅國家都開始慢慢採納

瑞典没有强力的封锁,没有各种强制性的禁令,也没有关闭学校,尽可能地让社会维持正常运转。不过,该方案刚一公布就遭到了西方各国主流媒体的口诛笔伐。他们将其视为一场人道上的“灾难”,一条“死亡之路”。然而,在大流行病发生两年以后,对“瑞典道路”的批判似乎已经从西方主流媒体上消失了,无论是道德上还是人道上的灾难在瑞典都没有出现。它的“特殊道路”成功了。因为,从超额死亡数字上来看,瑞典是欧盟中最低的国家之一。
如果,从亨德森教授为我们总结和制定出的公共卫生原则出发,在COVID-19发生以前,瑞典的“特殊道路”其实并不“特殊”。为什么在此次防控大流行病的过程中,这条原本“普通道路”变得特殊了呢?如果亨德森教授在世的话,他很有可能要与John P.A. Ioannidis,Jay Bhattacharya和Martin Kulldorff一起背负“杀害社会弱势群体”的骂名。为什么一位20世纪防治流行病的英雄,在21世纪会成为“罪人”呢?这些是值得我们深究的问题

確實係一個值得深思嘅問題,科學同技術好似被過度介入咗,同而家越來越多人科學素質更高睇上去有啲矛盾

今日头条
常态化检测频率如何设置?千亿核酸费用谁来买单?

不過無論出邊點變,永遠可以信賴大陸嘅政策

錢?拜拜

Tea and infomercials: N. Korea fights COVID with few tools
SEOUL, South Korea (AP) — On a recent nighttime visit to a drugstore, a double-masked Kim Jong Un lamented the slow delivery of medicine. Separately, the North Korean leader’s lieutenants have quarantined hundreds of thousands of suspected COVID-19 patients and urged people with mild symptoms to ta…

十分令人擔憂,醫療資源嚴重緊缺,宣傳亦都唔夠全面清楚

Since May 12, North Korea has banned travel between regions, but it hasn’t attempted to impose more severe lockdowns in imitation of China. North Korea’s economy is fragile due to pandemic border closures and decades of mismanagement, so the country has encouraged farming,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ndustrial activities be accelerated. Kang said people in Hyesan still go to work.

呢一排有唔少人會攞北韓同中國大陸比較,跟住講北韓幾好幾好……完全唔想講嘢。雖然話金正恩的確係出過國留學,可能會更加信科學個套,但今次唔學大陸咁嚴厲地封城,我同文章同樣認為只係出於經濟唔崩潰嘅考慮。嗰啲冇食物嘅、冇藥嘅點算?一樣唔會理。feel so sad

现在的核酸方案,算不算精神分裂?

不忘苦中作樂,否則人真係會變黐線變分裂

要不是我亲眼见过,我真是没胆量说:

人家宛平南路600号里面,看上去比外面的世界正常多了!

Kamil Galeev: War of memes: why Z-war won't end with peace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不知不覺已經持續咗三個月,睇到呢條twitter thread,對理解發動戰爭嘅動機有幫助。作者認為並唔係「國家安全」、加入歐盟or北約「踩過界」嘅問題,而係memes之爭嘅問題,memes係指文化、思想等嘅自我傳播——佢認為發動戰爭係因為俄羅斯要糾正烏克蘭自我獨立、自我發展嘅memes,植入烏克蘭同俄羅斯一家等嘅memes,並認為好多烏克蘭人暗中都想噉,只係被「納粹」洗腦、壓迫

The new soup is the soup of human culture. We need a name for the new replicator, a noun that conveys the idea of a uni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or a unit of imitation.
Examples of memes are tunes, ideas, catch-phrases, clothes fashions, ways of making pots or of building arches. Memes propagate themselves in the meme pool by leaping from brain to brain via a process which, in the broad sense, can be called imitation. If a scientist hears, or reads about, a good idea, he passes it on to his colleagues and students. He mentions it in his articles and his lectures. If the idea catches on, it can be said to propagate itself.
——《Memes》
According to Anderson, modern literary languages are artificial. They were created by the double effect of modern state with its homogenising policies and of the printing press.

作者從俄羅斯嘅文學史嚟講俄羅斯人嘅民族主義歷史係點樣一直保留同繼承落嚟

講述語言、文字如何被印刷機同現代集權國家&大眾教育影響、統一

For example France had many vernaculars, all considered as corrupted forms of Latin. However, one of them, the dialect of Paris, became the language of officialdom. It didn't turn into the language of truth, like Latin. But it became the language of power - and that was enough
Printing press played a huge role in linguistic homogenisation. It's a major bifurcation that determined the fate of vernaculars. Those vernaculars that were printed on, were elevated in status and often survived. Meanwhile, those that were not printed on much, gradually declined

When Westerners equate medieval sacred community with a modern nation state, that's ignorance. But when Russians do it, it's a political statement. What once used to be the sacred community of the Old Church Slavonic must be now transformed to the unitary Russian nation state
A unitary nation state doesn't tolerate diversity. It will choose one vernacular and impose it all over its territory, extirpating any competing ones. That is the major factor of vernacular bifurcation which is completed through the mass schooling according to a uniform standard

呢個先係最大嘅原因,時代已經變咗,但嗰種心態一直延續落嚟,變成而家嘅政治宣言,變成係「收復失地」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Russia and Ukraine includ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 agency, personal dignity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Russia these ideas were thoroughly extirpated by the Russian state over the centuries. In Ukraine that had much less time to do so
In this respect Russian state didn't change much since 1654. As Putin's deputy Kirienko told in 2017, "Russian state is not based on treaties". Treaty is a restraint on the Tsar's power, a condition he abides to committ. That's a dishonour and he breaks treaty at the first chance
On a surface level this cultural difference may be even more prominent. Consider the following: Ukrainians historically elected their priests and Russians did not. That's extremely important. Until 1900 Church was the main element of cultural infrastructure

呢種差異實在太大,烏克蘭一直都有election,最初係選牧師

Indian couple longing for grandchild sues son, his wife
NEW DELHI (AP) — A retired Indian couple is suing their son and daughter-in-law, demanding that they produce a grandchild within a year or pay them 50 million rupees ($675,000). Sanjeev Ranjan Prasad, a 61-year-old retired government officer, said it was an emotional and sensitive issue for him and…

quite amazing...

後生有後生嘅世界,呢個啱;不過都應該同父母輩講清講楚,咪到時搞成噉:明明自己唔想有or暫時未急住要細路,但父母就超心急,以為自己嘅仔女"have an attitude that they don’t think about us";又或者明明自己覺得一個人都幾好,但未同父母講,跟住就時時催婚甚至搞相親

中国独立影像的三个关键词
公益影像、个人、民间放映。
公益影像主要是用影像的方式去记录和发声,更多的是倡导。很多弱势和底层,在中国大陆发声困难,公益影像不只是一个记录,更主要的是发声,让更多人看见,看见和正视问题的存在,才是改善和改变的开始。
心智障碍和性少数这两个群体很庞大,但是很多人发现身边并不多,主要是这环境氛围很不好,太多人的偏见和歧视,让他们不敢走出来,做真我,不能一样地享受阳光和自由。一个真正文明的家,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和少数人群,应该是文明的标志吧。
一直不觉得我的系列公益影像作品有多好,题材好而已,关注的也是身边的人和事,因为容易介入、成本低、题材好,找钱筹钱也相对容易。再者由于作品的题材好,关注的人比较多,也容易产生共鸣,媒体也愿意去报道和宣传,这是很占便宜的事情。
纪录片其实没那么大的力量,也不用惧怕纪录片,它或许可以影响一些人,生活中也需要这个,但是要改变这个世界,我不太相信独立影像有这么大的力量。但是真正有思想的纪录片,影响深远,力量仍然不可忽视。一直觉得这个社会正常运转,需要的还是真正的法治吧,真正的文明和强大,前提还是需要两个字——自由。
我对资金的介入很谨慎,前提是不能干预我的自由创作。要么我就是纯粹点,做点商业视频,商业视频更主要的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主要是挣点钱,钱给我了,拍摄的作品令客户满意了,最好不要署名我的作品,因为不是真正属于我的作品,我也很少提及这是我的作品。所以这十二年的影像创作生涯,我一直在平衡理想与现实,哪怕多一点,哪怕少一点,平衡好了,生活才能更好地继续。

蔣能傑的確好嘢,用創作紀錄片作為自己追求自由嘅方式之一,期待更多更好嘅電影!希望都多啲人支持佢,有資金先有得良性循環

我第一次拿起摄像机,拍摄的人物是我娘。这也是我上学离家后第一次单独和娘相处陪伴的一段日子。我把我们的日常生活剪辑成了一部纪录片,如吃饭、睡觉、帮她掏耳朵、剪头发、谈心等,日子平淡无奇,片子的结构很简单,以第一人称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拍完之后,受益最大的是我自己,首先我改变了对娘的认识,尤其关于一位农村妇女在家庭中的作用和位置,同时重新梳理了我和她之间的关系,以及懂得了她对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做完第一部纪录片,我慢慢地发现记录的魅力。
每走进一次村子,发现我的疑问更加措手不及,也越觉得自己无能为力。所以我时常会有:“纪录片如何解决自身的问题?这些被拍摄者中的一个个人的故事,对我的生活又在产生怎样的作用?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这些问题也是创作带给我的思考。我拍的那些熟悉的面孔有时就像一面现实的镜子,促使我去面对和回看当下和过去的自己,去思考在社会中的身份和位置。其实到现在答案依然像浮在半空中,很不清晰,但也许这就是让我不断前行的原因。

鄒雪平從紀錄中尋找疑問嘅答案,去更加瞭解自己同世界

有興趣嘅話可以下載獨立電影第三期睇更多文章

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

標題係我一直唔中意嘅嗰類標題,不過今次我覺得加上限定條件之後都啱嘅,牆內簡中世界的確可以話係死咗,再強調返,係牆內+簡中,而無論係牆外+簡中定係牆內+繁中嘅組合,都遠遠未到死嘅地步

文中只講到低齡化嘅原因,其實更深層次嘅原因,我覺得係冇任何顧慮、誠懇認真地展現自己觀點嘅表達少咗好多好多

所有嘅網絡流行詞彙都有佢嘅生命力——呢個係語言演化嘅力量——只有得到大眾認可先會留得低,而大部分都會漸漸退出消失。雖然我自己唔點用,但要講呢啲流行用語就會令到人嘅表達匱乏,就跨越咗太多嘢,現實情況係因為人讀書讀少咗,成日睇短視頻、遊戲,碎片化閲讀都少就唔好講睇書了

而且而家嘅牆內世界熱衷及時娛樂,認真嘅對話少之又少,人嘅行為好多時都要睇場合,既然現實如此,噉當然唔使好好地正常講嘢,大家都係抱住娛樂下開心下嘅態度去講嗰啲網路詞彙

講佢死,唔係話佢完全冇晒正常嘅交流方式,而係話沒有發展嘅未來可言。而家當然都有唔少認真討論、好好説話嘅文章、評論等等,只不過,喺越嚟越嚴嘅審查制度底下,仲可以持續幾耐?呢個先係「已死」嘅原因,本身網絡世界就係你有你玩,我有我玩,俗嘅娛樂嘅一group,雅嘅嚴肅嘅一堆,大家想開心或想認真啲嘅有得選擇,而家?選擇嘅空間越嚟越細,直至約等於0

下邊呢篇值得一睇,部分觀點可以參考借鑑

莫狄骁山房|中文就算死了,你也没找对死因

のぶ@学校のモヤモヤ代弁

so true,太中了

新华社李锦:这主义,那主义,吃饱饭是最好的主义
《风扬华亭》: 传递文明薪火,启迪自由思想;让事实说话,用逻辑思考;与有光之人同行,与有趣灵魂为

因為封城,唔少人經歷咗自己人生嘅第一次餓肚。六十幾年前嘅事情,其實都冇咁遙遠,記住歷史,係為咗唔再返去

餓完肚,要食啲嘢補償返

夏日炎炎,甜筒係個消暑嘅好選項,好早之前就知道甜筒嘅發明故事,而家先知原來已經稱霸咗呢個市場,成為好多人嘅回憶同習慣,不過見到有其他嘅口味,睇上去都好想試下,請問邊度有得買

微博|今夜零下十年  摘錄全文:

最近才明白“润”这个新词儿的含义,起初我以为它只表达一种心态,但最近接连听到一些身边事,让我觉得它可能早就是一个真实的选择。这个说法让我反反复复想到一本老书,阿尔伯特·赫希曼的《退出、呼吁与忠诚》,尽管过去了半个世纪,但这本小书依然因其宏大的抱负和简洁的框架而持续迷人。简单来说,在公司、组织,以及国家衰退时,传统的忠诚已不再奏效,人们被迫进行两种更加积极的选择,一类是退出/放弃,即作为消费者不再购买某企业的产品,或者不再成为某组织的成员;另一类是呼吁/表达,即对现状不满的人们进行抗争,公开进行批评。前一种策略更像一个市场行为,代表了消费者在“商品”之间的选择权,后一种策略更像一个政治行为,代表了公民权利与参与民主的传统。“润”更接近何种选择,自是不言而喻的。我很不熟悉公共选择理论在赫希曼呼吁-退出模式之后的发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比如在一个全球化时代,既然“离岸爱国”是可能的,那么“离岸呼吁”是不是也有可能?如果你不再是某个组织的成员或者某个共同体的一份子,你对它的批评与呼吁又意味着什么?
这又让我想起萨拉·本哈比(Seyla Benhabib)曾经倡议过的一种社会批判模式。她说如果你打算对你生长其中的母体进行批判,而它本身恰好是残酷的、物化的,那你必须经历一个从“离家出走”到“文化回乡”的过程。你首先必须要出走,因为你需要远离那个可怕的母体,不仅为了争取生存和言论的空间,更是为了寻求一个远离日常信念的、规范性的批判标准。但你又必须要“回乡”,不是物理意义上真的回到故乡,而是一种文化回乡,即你身在异乡,采取一种“墙外之见”(view from outside the walls of the city),在更高的层面上重新审视属于你母体的,也是属于你的文化与传统。

當政治行為唔work嘅時候,退而求其次,選擇市場行為都係無奈之舉

「出走」之後再「回鄉」,係要批判所要行嘅路,亦係難受與殘酷的。其實「出走」已經好唔容易,如果唔係真係覺得超級有必要承擔批判嘅責任,都係融入當地好好生活,就足夠了

夏伟 |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定罪量刑规则研究
在立法上,宜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的法定刑进行重新配置,参照拐卖妇女、儿童罪设置三档法定刑;在司法上,应当从严打击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行为,提高实刑率,以增强对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制裁的实效性。

一篇好好嘅研究報告,科學地論證當前對收買被拐婦女、兒童嘅定罪量刑偏輕偏少,為咗保障相關受害者嘅權益,有必要糾正及加強

Eliminating fossil fuel air pollution would save about 50,000 lives, study finds
Burning oil, coal and other fossil fuels releases plumes of tiny, dangerous particles. A new study estimates that eliminating that pollution would save about 50,000 lives in the U.S. each year.

真係一個好現實嘅問題,即使喺美國,相對嚟講已經有較好嘅治理同限制,都有每年1百萬嘅人因為空氣污染而早死,而如果再加啲力去限制排放,就可以救到其中一半嘅人,50萬,已經好多,同時可以慳唔少錢——六千億

都諗起之前睇過嘅一個研究話外出運動可以延年益壽,但如果喺空氣污染大嘅地方就會適得其反……

王前评《汉娜·阿伦特与以赛亚·伯林》|“我就是讨厌她”_上海书评_澎湃新闻-The Paper

書單++

睇上去就幾好,系統地對比兩位哲學家嘅思想會對構建自己嘅觀念宇宙更加有幫助,歐、陸同英、美哲學嘅差異,集體與個人嘅分歧,都係唔錯嘅角度

btw,幾年前讀過《存在與時間》,一個字,難——難到啃咗幾十頁就擺埋一邊,感覺唔太啱我

Man has eaten a Big Mac a day for 50 years, attributes good health to walking
“I probably will be eating Big Macs every day for the rest of my life,” said Don Gorske.

哈哈,interesting,應該係好多人夢寐以求嘅生活,日日食漢堡。但要保持健康,一定要運動要鍛鍊!攝入幾多就要消耗幾多

Why This Computer Scientist Says All Cryptocurrency Should “Die in a Fire” ❧ Current Affairs
<p>UC-Berkeley’s Nicholas Weaver has been studying cryptocurrency for years. He thinks it’s a terrible idea that will end in disaster. </p>

呢篇文章幾好,可以講係對加密貨幣嘅檄文,概括嚟講係有呢幾大問題:

1.&1.5 耗能高,交易速度慢,因此唔適合用於日常付款(你試下買嘢畀錢要人哋等幾分鐘到幾個鐘),所以一般用於非法嘢(勒索、販毒、人口販賣等等

2.唔安全:交易不可逆,遇到詐騙冇保障;帳號盜用之後就等於冇晒啲錢(冇得凍結/換號)

3.可以講係自我運行嘅龐氏騙局:唔似股票會因為公司嘅發展而增值,佢只係零和遊戲:上家靠下家接盤嚟獲利,冇任何其他嘢去support,只有嗰啲已經用完嘅電力同算力。而且如果考慮到要耗費大量能源,簡直就係負和遊戲

4.有其他替代方案去完全去中心化,簡單嘅足夠多嘅計算機模組。應該都冇一定要咁複雜先做到嘅嘢,更可笑嘅係用嚟整疫苗冷藏跟蹤or幫冇銀行賬户嘅人提供銀行服務(詳情見文章),真係笑死人

文章更加講到咗NFT,我自己對呢樣嘢都幾奇怪,畀佢噉講下,又真係好似智商税:因為呢張圖片or 其它嘢好容易copy,NFT只係相當於表明你有呢張相/呢個數字專輯嘅證明,但呢張相本身,可以隨便copy……

a receipt for your purchase that you can trade to somebody else.
the ownership is so weak that all you have to do is right-click “save” and you have your own copy.

then,我哋都可以講,加密貨幣已死,只係睇幾時個泡沫爆嘅事情

拜托,别再给古人脑补大智慧了 | 短史记
油腻文化的一隅。

的確幾搞笑,牽強附會,喺某啲方面嘅聯想能力的確一流,就比如應試教育嘅閲讀理解……

显而易见,“小满”这个词,与什么“人生态度”、“古人的智慧”没有半毛钱关系。

也正因为“小满”只是一个单纯的节气名称,并不蕴含任何“古人的人生智慧”,所以,自两汉而下直到唐宋这千余年里,没有任何人追问过“有小暑一定有大暑,有小寒一定有大寒,但是小满一定没有大满”这种问题。大家都知道一个基本常识: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指导农业生产的,是用来告诉农民到了某个时间就该做什么,而非用来指导农民怎么做人。小满结束后,就到了敦促农民勉力劳作种谷子的时刻,当然要写作“芒种”——《吕氏春秋》和《礼记》还没有“芒种”这个词,干脆就写作“命农勉作”。真要把“芒种”写成“大满”,用节气指导农作的效用就没了。

误解鲁迅,是“遗忘”他的另一种形式
“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中,那便真真死掉了。”
怀疑是人的天性,新知识、新思想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用事实判断取代价值判断,会严重危害人类社会的道德基础。
而鲁迅的作品中所展现的最重要的精神之一,正是怀疑精神。面对极不合理、不符合人文精神的事物,就是需要勇敢地去怀疑。当生活中再次有人对你说“存在即合理”时,不妨用鲁迅的口吻怼回去:

“存在,便对么?”
诗人林贤治说,鲁迅死于二十世纪而活在二十一世纪。直到今天,他的声音仍然环绕耳边。
为什么鲁迅在今天这个时代,仍能爆红?
因为,他于90多年前揭开的社会“伤疤”,至今还在“流脓”。因此,他的洞察至今依然如雷贯耳。
想必,除了鲁迅先生遇见什么真的愤怒的事,他醒着的每一刻,都在寻求这种自己制造的快感。
鲁迅的“好玩”,源自他的天性——率真、坦诚、不做作、不虚伪。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曾有一个有趣的发现,那就是每个国家都会选择一个作家作为它的文化代表,如英国是莎士比亚,德国是歌德,法国是雨果,西班牙是塞万提斯。
但奇怪的是,这些作家身上却很少具有所属国民的典型特征,或者说,他们往往具有与自身民族性相反的素质。在博尔赫斯看来,每个民族都需要一位不同于它的人来做代表,这个人是自身文化的解毒剂。

鲁迅便是这样的一个代表。在现代文学史上,鲁迅和周作人兄弟都是影响了几代人的大家。他们都曾接受了现代西方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但两人后来的路却大不相同,各自代表了现代史上两种不同的文化取向。在周作人,是回归中国传统,于当下中重新找到活着的智慧;而在鲁迅,却是一如既往,始终“别求新声于异邦”。
因此,当近年有人借用西方后殖民主义话语指责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出自西方文化时,至少对于鲁迅的思想资源,他是说对了。中国文化的固有精神产生不出鲁迅这样的巨人。正如歌德、塞万提斯一样,鲁迅的活在真实中也从来不是民族的,而是超越了他所属的民族。
当这位最不具有中国文化意识的作家辞世时,他无疑是怀着深深的绝望的。这绝望在他身后仍在继续,出殡的行列盛大庄严,缓缓穿过上海的繁华街道。在他的棺木上覆盖着“民族魂”的旗帜。

今次唔係書單++,事實上,呢個好早就喺入邊,唔知點解,冇睇幾多。超想買低,黐線咩,繁體+豎版,但真係冇錢……錢包空空,清零……可能一直以嚟係想有實體書所以冇讀幾多?yep,我係有電子版,感覺又唔多似,因為紅樓夢我都係一直冇睇幾多,不過又唔係鋪塵,間中都會攞出嚟睇。都係諗下以後點賺錢跟住啲書放邊好啲

李健妻子近照罕见曝光,不生孩子不买房,他却说:“我一生都在度蜜月”
祝福所有的人,都能与那个灵魂相似的人,走过平湖烟雨岁月山河。

「520」就係要呢啲。如果朋友圈都係發呢啲狗糧,就超好了,因為會知道佢哋可以一齊行好耐好耐

人的际遇和缘分,有时候就是这么妙不可言。
如果心里互相有对方,那总会有一股力量,让彼此双向奔赴。
李健则说,音乐和生活是一样的,一个音乐人生活中是什么态度,那在唱歌时就应该是什么态度。
退出水木年华之后,李健也断了收入。

那段时间他很苦闷,一是因为在音乐路上的迷茫,二就是觉得自己这样无法给心爱之人一个未来。
他甚至考虑,是不是应该要放弃音乐这条路,好好找份工作。

但孟小蓓总会在第一时间打消这种犹豫:
“你不用顾虑我,走你想走的路就行。”

有了孟小蓓慰藉的李健,心慢慢安定了下来,他租了一个偏僻的四合院,开始了音乐创作。

「每個成功嘅男人背後都有一個偉大默默支持佢嘅女人」,兩個人一齊挨苦會比較易度過(?),其實又唔一定嘅。不過至少可以講,如果成功咗,一定會有好大嘅作用

与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时光,否则只是时钟无意义的游摆。
一个人的七年很难熬,但两个人的七年,就可以携手度过。
两人像是神仙眷侣,把柴米油盐过成了诗歌,在琴棋书画茶中修成了爱。
曾有记者问李健:“你们在哪里度的蜜月?”
他笑笑回答:“我一生中都在度蜜月。”
林清玄曾说:
“浪漫,就是浪费时间慢慢吃饭,浪费时间慢慢喝茶,浪费时间慢慢走,浪费时间慢慢变老。”

李健和孟小蓓,都是这样浪漫的人。
他们一同携手前行,一同奔赴时光,一同把时间延长为一种闲适的生活情趣。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中国文论 | 刘瑜: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恶
纳粹之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它一直在薄如蝉翼的文明之下蠢蠢欲动。

繼續書單plus plus,人生苦於太短,但慶幸書單嘅長度無限

据此,津巴多论证,“不是个人的品性,而是特定的情境制造恶魔”。或者用他的语言来说,不是“苹果坏了”,而是“桶坏了”。这种人被情境扭曲的现象,他称之为“路西法效应”。
普通人成为施恶者,需要“角色转换”的发生,一个人将“日常自我”搁置起来,进入“情境自我”,才能若无其事地作恶。
这个转换的关键,是个体自我的集体化和他者化。自我的集体化,意味着“1”溶解为“1/n”,个体放弃自己人之为人的整全性,隐身到一个集体当中成为其中一个“分子”,从而实现作恶心理成本极小化。这个集体可以大至“国家”、“种族”、“民族”、“宗教”,也可以小至“一个造反派组织”、“一群群殴同学的中学生”、“一场游行中的打砸抢者”。
集体化的过程就是匿名化的过程——“匿名”意味着无需负责,而当一个人可以不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时候,他就不可能再为其他事情负责。
“自我的他者化”则意味着将自己转化为一个巨大系统中的一个功能性部件,这个部件可以是“警察”,可以是“医生”,可以是“官僚”,可以是“法官”,甚至可以是一个善于沉默的“观众”。通过集体坐标而不是“内心良知”定位自己,“我”就变成了“他”。“我”不再是有名有姓的约瑟夫·门格勒,而是“一个医生”。“我”也不再是有血有肉的阿道夫·艾希曼,而是“一个军官”。既然是“他”在作恶,又与“我”何干?
问题在于,能否把“当时的政治条件”——那只“桶”——作为一个给定状态?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这样认为?“当时的政治条件”是一张外生的、无边的、从天而降的巨网,将这些无奈的医生们紧紧绑在其中,还是这些医生就是这张巨网的一个一个“结”,恰恰是他们的存在、连结和行动构成了“当时的政治条件”?
当这些医生抱怨他们“别无选择”时,他们似乎忘了,当年他们都积极加入了纳粹党和党卫军,都信奉反犹主义和“国家社会主义”,都程度不同地参与过纳粹德国的绝育和“安乐死”工程,都接受了“党卫军医生”这个工作并同意留在奥斯维辛,正是他们的积极参与巩固了希特勒的政权,而这个被千千万万“普通德国人”通过效忠养大的怪兽,反过来又进一步死死咬住所有“普通德国人”。
换言之,“当时的政治条件”不仅仅是其行为的给定背景,也是他们正在构筑的流动现实。他们不是被扔进这个“恐怖故事”的演员,也正是其作者本身。
这些纳粹医生之所以强调自己的“演员”身份、而不是“作者”身份,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急于洗脱罪行,也因为这个“接龙恐怖故事”的作者如此之分散,似乎——大约除了希特勒——不会有任何作者真的认为自己是作者。所谓“没有一片雪花会认为是自己造成了雪崩”。
责任的无限分散或许是解释“普通人何以成为恶魔”的关键。所有人都需要负责,意味着几乎没有人需要负责。固然,“责任”存在着一个金字塔结构,越往金字塔的底部,每个人承担的责任越少,但是,“底部普通人”——作为个体——所需负的责任或许很小,但是他们——作为集体——却是一个邪恶有机体的“手指”。
这正是这个“恐怖故事”最令人不安之处——我们竟然可以“不知不觉”成为“恶魔”。如果让“我”去主动杀害一个无冤无仇的人,“我”不可能做到,但是,如果把“杀一个无冤无仇者”这件事分解成100个步骤,而“我”所负责的那个步骤只是“坐在实验室里调制一氧化碳”,只要施以一定的威逼利诱甚至道德感召,“我”完全可能做到。在这里,每一个个体无需成为“恶魔”,但是“我们”却可以。
这或许是极权恐怖机制的“秘密”所在——它无需把每个人改造成恶魔,只需要每个人跨过一个“小小的”道德门槛。“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恶”,一个巨大的乘数效应就可以汇聚成巨大灾难。
普通人可以仅仅因为“尽责”、沉默、无视而成为邪恶的组成部分,而他必须成为敢于赴死的英雄才能摆脱邪恶的漩涡。当他为邪恶贡献0.0001%的力量,他可以推卸掉99.9999%的责任,但是一百万个“他”就可以共同施加百分之百的残忍。
换言之,在这里,作恶是一种集体责任,行善却需要个体的飞跃。这也是为什么书中几乎所有的纳粹医生即使到战后也无法真正检讨自己的罪行——“我只是0.0001%的恶魔,为什么要作为100%的恶魔受审”?
因此,在“恶均衡”形成的过程中,普通人最大的恶往往不是“积极行动”,而是懒惰。他们只需在一个危险漩涡形成的过程中保持高枕无忧的姿态,就可以以其重量成为这个漩涡的动力之一,而当这个漩涡旋转得越来越快、即将其吞噬时,想要挣脱它就为时太晚。
是的,我们无须转变成“恶魔”才会造就纳粹悲剧,我们只需要在一场浩大的集体催眠中保持一点点睡意。
在《革命的不朽性》中,利夫顿曾经指出,集体主义的话语(种族、阶级、民族、宗教、国家等等)之所以打动人心,在于它通向“不朽”——个体生命转瞬即逝,而群体却生生不息,因此,人们通过依附集体靠近永生、平息对死亡的恐惧。
但是,人的大脑并非简单的容器,别人倒什么它就装什么,何况医生——他们本应有基本的科学训练使其抵御“雅利安人是人类之光”、“犹太人是万恶之源”的神话。普通人“被欺骗”,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希望被欺骗。而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人们“希望被骗”的心情格外强烈。
权力首先是一种诱惑,其次才是一种压迫。“如果你跟我们走,你可以得到晋升,得到机会,得到物质回报,至少,你可以得到安全。”于是,“真实的信仰”和“表演性的信仰”界限变得模糊,并相互循环。即使这个信仰一开始是表演性的,当一个医生手上沾满犹太人的鲜血后,他也会因为迫切的“自我合理化”需求而将表演性的信仰转化为真实的信仰。事实上,他手上的鲜血越多,他就越需要说服自己“种族优劣论”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当一个人“脱下”作为个体的自我,“穿上”他者的身份,并隐身于集体的庇护,作恶行就变得轻松自如。而对于小恶汇聚成大恶,有时候“普通人”所需做的全部就是“别过头去”。
纳粹之恶不仅仅存在于历史中,它一直在薄如蝉翼的文明之下蠢蠢欲动。

下午察:中国中小学劳动课让家长瑟瑟发抖?
中国教育部宣布,中小学生今年起要学烹饪,九年教育后,得会蒸、煮、炒、煎、炖等烹饪方法、做三四道菜、设计一日三餐食谱、掌握营养配搭、了解科学膳食与中华饮食文化。

初衷係好,但請斬咗啲課業壓力先

同埋呢我想講,呢啲本身就應該係家庭教育嘅一部分,只係因為太縱細路or覺得細路嘅學業先係最重要嘅而變成咗「選修課 」or「唔使修課」

拭目以待會整成點……大概率只會係形式主義plus家長要忙埋一份plus增加學生and家長嘅壓力(望就當然望唔會噉

Support For Gun Control Will Likely Rise After Uvalde. But History Suggests It Will Fade.
After a racist shooting earlier this month at a supermarket in Buffalo, New York, and Tuesday’s school shooting in Uvalde, Texas, guns have — yet again — emerge…

結論唔出奇,只係想知道點解會噉,即使係大多數支持嘅時候都冇加強管制,後邊慢慢降低,又變返高,不過其實無意義,民意反應唔到去行動,冇改變

53条人命,新华社的报道只有52个字 | Ghostarchive

Nothing more to say,消失的新聞、獨立記者&温情

評論留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