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刊
Road to War;Avocado;Weird economy;愚蠢;James Lovelock;人口老化中;加繆,荒謬;佛像;高考;大學;Heat Wave in UK;強生下台;Tor vs Russia;蕭軍之女;陳徒手;中國電影;Pickleball;女人子宮;畢業創作;Fish Skin;竄訪;黑社會;Jew Abortion;Vtuber;香港,運動之後;AI戀人;養樂多1000;學術不端;Scotland free period products;Photo Publish;西尔维娅·费德里奇,女權;中學髮型;學自己;
本月得一刊,而且,仲未清晒要睇嘅文章,就繼續堆去9月喇!
- Road to War
好耐冇提起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可以講現代戰爭就係情報戰
In a grim actuarial assessment, the analysts concluded that Putin, who was about to turn 69, understood that he was running out of time to cement his legacy as one of Russia’s great leaders — the one who had restored Russian preeminence on the Eurasian continent.The analysts said Putin calculated that any Western response to an attempt to reclaim Ukraine by force would be big on outrage but limited in actual punishment. The Russian leader, they said, believed that the Biden administration was chastened by the humiliating U.S. withdrawal from Afghanistan and wanted to avoid new wars.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were still struggling through the coronavirus pandemic. German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the de facto European leader, was leaving office and handing power to an untested successor. Frenc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was facing a reelection battle against a resurgent right wing, and Britain was suffering from a post-Brexit economic downturn. Large parts of the continent depended on Russian oil and natural gas, which Putin thought he could use as a wedge to split the Western alliance. He had built up hundreds of billions of dollars in cash reserves and was confident the Russian economy could weather the inevitable sanctions, as it had in the past.
如果從普京非要發動入侵嘅角度嚟講,時機確實係最好嘅;但問題係,點解非要入侵?
“You can say a million times, ‘Listen, there may be an invasion.’ Okay, there may be an invasion — will you give us planes?” Zelensky said. “Will you give us air defenses? ‘Well, you’re not a member of NATO.’ Oh, okay, then what are we talking about?”
噉諗確實又冇乜問題,如果確實冇更多具體嘅情報,噉又做唔到防範嘅情況下,不如唔知,搞好國內經濟同政治先好過
Historically, the United States rarely revealed its most sensitive intelligence to an organization as diverse as NATO, primarily for fear that secrets could leak. While the Americans and their British partners did share a significant amount of information, they withheld the raw intercepts or nature of the human sources that were essential to determining Putin’s plans. That especially frustrated French and German officials, who had long suspected that Washington and London sometimes hid the basis of their intelligence to make it seem more definitive than it really was.
Kuleba and others in the government believed there would be a war, the Ukrainian foreign minister later said. But until the eve of the invasion, “I could not believe that we would face a war of such scale. The only country in the world that was persistently telling us” with such certainty “that there would be missile strikes was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Every other country was not sharing this analysis and [instead was] saying, yes, war is possible, but it will be rather a localized conflict in the east of Ukraine.”“We took all of the information that our Western partners were giving us seriously,” recalled Yermak, Zelensky’s chief of staff. “But let’s be honest: Imagine if all of this panic that so many people were pushing had taken place. Creating panic is a method of the Russians. … Imagine if this panic had started three or four months beforehand. What would’ve happened to the economy? Would we have been able to hold on for five months like we have?”
所以,知道定係唔知道好呢?好難講。但有所防備點都好過冇。如果今次冇美國精確嘅情報,可能一開始就真係按俄羅斯嘅預計可以直接閃電戰
There had been many reasons to be mystified. U.S. intelligence showed that the Kremlin’s war plans were not making their way down to the battlefield commanders who would have to carry them out. Officers didn’t know their orders. Troops were showing up at the border not understanding they were heading into war. Some U.S. government analysts were bewildered by the lack of communication within the Russian military. Things were so screwy, the analysts thought, Russia’s plans might actually fail. But that remained a distinctly minority view.Western intelligence officials, looking back at what turned out to be the shambolic Russian attack on Kyiv, acknowledge that they overestimated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Russian military.“We assumed they would invade a country the way we would have invaded a country,” one British official said.
同埋俄羅斯本身內部亦冇準備好發動入侵,所以初時嘅入侵唔算太有效,但係好事
Zelensky implored Biden to immediately contact as many other world leaders and diplomats as possible. He should tell them to speak out publicly and to call Putin directly and tell him to “turn this off.”“Zelensky was alarmed,” the person recalled. He asked Biden to “ ‘get us all the intelligence you possibly can now. We will fight, we will defend, we can hold, but we need your help.’ ”
萬幸嘅係,都唔算太遲,雖然一開始烏克蘭冇點特別準備,自己未預料到真係會被大規模入侵;而美國喺唔直接參戰 or 挑釁俄羅斯嘅紅線上算係做得唔錯了
- Avocado
牛油果,好食又營養,今日嚟睇睇佢有乜嘢特別
In some cultivars — like the Hass, Pinkerton, and Reed avocados — the blossoms open up into reproductive receptivity in their female guise each morning, then close by that afternoon; the following afternoon, they open in their male guise. Other cultivars — the Fuerte, Zutano, and Bacon avocado among them — bloom on the opposite schedule: female in the afternoon, male by morning.
神奇嘅錯開
都幾機緣巧合,嫁接失敗之後放棄,偏偏就係唔嫁接嘅係當時最正嘅品種——所以係咪話,失敗之後要識得放棄唔好堅持hhh,或者話堅持都要有度,唔好去到太盡?
- Weird economy
The only way to beat this sort of inflation is for the person in the driver seat to do something dramatic to prove that the status quo is intolerable. If the Fed raises interest rates by a full percentage point in its next meeting, that will be a lot stronger than requesting a moment’s silence from the back seat. That’ll be more like doing a sharp U-turn, and speeding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until the kids promise not to speak louder than a whisper for another 35 years.
well,其實即係話,因為平時唔太認真,冇畀到人講到做到嘅印象,所以而家變成噉——非要話「不顧一切代價」先得
What I’m describing here is a recession. And I don’t like how plausible the story sounds. If this is the most likely alternative to the everything-is-weird economy, then I say: Keep the American economy weird.
對於三個睇上去好矛盾、奇怪嘅現象嘅解釋都幾make sense。同埋雖然怪異,但起碼係有原因地變化,就唔會完全失控
- 愚蠢
它不无讽刺地表明,那些手握重权的聪明人,为了实现臆想中的目标,有时竟是如此无耻和愚蠢。他们常常先入为主、不思变通。即便走向穷途末路,也仍然一意孤行,不惜以多数人的生命做赌注。
两度获得普利策奖的历史作家芭芭拉·塔奇曼,在她的名著《八月炮火》中,揭示了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她发现,一战爆发前,各国领导人——这些聪明绝顶的职业政客,虽然都深知治国之术和权力游戏,却同时陷入了集体愚蠢、迷之自信,最后他们自寻短见,亲手将人类文明拖入了毁灭性的大灾难。
塔奇曼总结道:在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愚政”常常以四种方式交相出现:1.暴政或压迫,历史上有无数臭名昭著的例子。2.过度的野心,比如德国两次试图统治欧洲,日本谋求“大东亚共荣圈”。3.无能或颓废,比如晚期的罗马帝国、中国末代王朝清朝。4.愚蠢或堕落。比如明朝的木匠皇帝、波旁王朝的国王路易十五。只有少数智者,如肯尼迪,能够避免重蹈覆辙,“我肯定会做出更好的选择”。于是,他在古巴危机中沉住气,步步施压,既达成了政治意图,又避免了将世界陷入末日般的核战。这四种“愚政”交替出现时,对大众的愚弄欺骗、煽动洗脑也总是伴随其中。因为,政客们的愚蠢决定,总是需要有人落地执行。在洗脑宣传的动员下,最狂热、最积极的响应者,往往就是那些无知者们。他们在种种事情上,习惯于无思想的服从、无判断的跟随,即便被遣往毫无正义可言的战争中充当“炮灰”,也仍旧觉得光荣。无知者之所以大量存在,往往是被少数聪明人“愚民政策”驯化的结果。因此,无知者与聪明人的愚蠢,往往有一种“伴生关系”。另一方面,无知者本身就欠缺使用理智、独立思考、寻找真相的意愿,他们习惯了与集体保持一致,这使得愚蠢,可以快速地在整个社会扩散。
她发现,政治精英们之所以会变蠢,有两个根本原因:·权力的悖论:政治精英们身处的位置越高,拥有的权力越大,智力便会下滑得越快,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凯尔特纳称之为“权力悖论”:——人一旦拥有权力,就会失去了他最初获得该权力时所需的能力,让他既缺乏共情能力,也无法换位思考,甚至变得更加冲动。·人性的缺陷:职业政客们大多自诩为社会精英,他们自视甚高,因而人性的三种固有陷阱,也在他们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1.过度相信自己的判断,并无视那些与此相反的事实;2.擅长自我催眠,高估自己,又低估了客观的形势;3.最为根本的是,他们缺少对自由的信仰、对真理的敬畏、对生命的悲悯,这让他们很容易狂妄自大、冷血无情,置万千生命于不顾。
- James Lovelock
His Gaia hypothesis posits that life on Earth is a self-regulating community of organisms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and their surroundings. He said two years ago that the biosphere was in the last 1% of its life.
Lovelock spent his life advocating for climate measures, starting decades before many others started to take notice of the crisis. By the time he died he did not believe there was hope of avoiding some of the worst impacts of the climate crisis.
一位值得尊重嘅老先生。可以講係氣候界嘅傳奇。對於暖化,我自己都覺得冇乜希望
難頂嘅係,見住佢一步一步變差
- 人口老化中
在国民经济中完全自己制造一切的想法可能听起来不错,直到你意识到你根本没有“一切”所需的资源,如果你试图生产一些复杂的东西,比如一个无线耳机,你会在供应链中一直数到第1200个步骤才能看到耳机。只有在市场的专业化、全球保持不平等、和保持全球化的背景下,才有可能在当前的经济模式下大规模地、廉价地生产这些东西。单级结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多极化的世界。
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机器人成为第一世界国家中衣食无忧阶层的下一个特权。而在全球南方,机器人的功能将是清除 “过剩人口”,并控制饥饿的奴隶,这些所谓的“过剩人口”是比机器人更实惠、更容易获得的解决方案。铁链子和项圈不需要台湾的微芯片。然而,即使你消灭了所有的 “多余的嘴”,奴役了一大群人,用机器人取代了所有那些想要吃饭和要求工资的工人,问题仍然是:谁会买你的这些机器人将生产出来的iPhone?R2D2?人们到哪里去弄钱来买它们?—— 没有工人,就没有消费者。消费主义时代就要结束了。就气候而言,它在经济上也不再可行。无论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现在怎么想象,在不久的将来都不可能有任何机器人化的迹象。足够明智的人应该去为优化基本生活标准和满足基本需求做准备,而不是为钢铁普罗米修斯的到来做准备。
要么我们找到一种方法来平衡进步和生物生产之间的关系,并在全球合作和利益分配的不同原则基础上创建一个新的系统,要么,等待我们的将是帝国主义法西斯主义的雪崩、生殖之战、回到前工业时代,或者由于核争端和全球变暖而从地球上灭绝。
全球化是一种贿赂:美国向世界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东西——与任何人进行贸易的能力。在那之前,只有拥有强大的舰队和殖民地网络的帝国才有能力进行大型贸易。美国向其他国家提供其海军,作为海上安全的保证,以换取......对抗苏联的政治联盟。这笔交易成功了,成功得写入了光辉的历史书 - 它决定了冷战的结果:苏联解体,成为世界新秩序的肥料 —— 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止于今天的全球资本主义黄金时代。但是,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为什么会有“去全球化”呢?这是因为,1)苏联已经不存在了,旧的贿赂已经没有意义。今天美国的地位意味着,贿赂的目的已经达到。2)全球化引起的工业进步滋养了全球玩家,而今天美国没有一支能够控制全世界海洋的舰队。当然,它仍然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舰队;非常适合投射美国的力量;但不是为了让世界上所有的水域都控制在掌中,并保证安全。而且,当美国自己并没有像德国那样加入全球化时,为什么还要保留它呢,更何况他们可以自给自足......3)全球进步会发生什么?全球生产力增长和工业化。这伴随着城市化:村民们去了城市。他们不再需要在田里工作,他们可以去工厂,在服务部门找一份工作,坐在办公室里。同时,他们的子女在农村环境中是免费劳动力,而在城市环境中则成为高价的奴隶。因此,城市居民的孩子比农村居民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会反映在人口统计中。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发达社会都在迅速老龄化,他们的“原材料附属物”迟迟没有城市化,生育率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例如,之所以一些非洲国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只是因为它们还没有时间实现工业化……鉴于他们对进口的依赖,而进口又依赖于一个垂死的全球体系,这意味着数百万这些年轻和有生育能力的人将面临饥饿、战争、疾病和死亡。这就是一个酝酿革命的历史僵局的位置:无论是 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还是你所知道的任何其他经济模式,都没有设想到工人数量减少、生产力下降和增长停止的情况。“负增长”是最可能的未来。一个还没来得及形成经济理论的未来。“全球化和全球进步的未来” 将是不可能的。换句话说,资本主义本身正在进入晚期,因为没有人口增长,就没有生产力的增长,就不能转化为资本、转化为剩余价值、转化为积累 ......。可以预见的是,世界将被分割成围绕地方领导人建立的区域贸易体系。这就是 “去全球化”。一个由拼凑构成的世界。没有霸主。没有统一的系统。没有共同的规则。简单说:一个为生育力和地理环境而斗争的世界。一个多极化的世界。一个数十亿人将被成为“多余”的世界。一个由成群结队的饥饿人口、地域霸主、贫民窟城市和由非城市化的村庄组成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会变得更少,一切都会更贵。这就是值得思考的地方,也是我们的政治想象力需要应用的地方。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明天就要来了。而这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在其中填充什么。
- 加繆,荒謬
“看到生活的荒谬,这不是结束,而仅仅是开始,几乎所有伟大的思想家都以这个真理为起点。令人感兴趣的并不是某种发现,而是从中汲取行动的后果和规则。
加缪是从荒谬感进入到荒谬理论的分析的。他指出,荒谬的感情不同于荒谬的概念,“前者奠定了后者”。[3] (P35)荒谬感最开始是荒谬的气氛。当心灵处于一种特殊状态时,荒谬的最初信号便出现了,这个特殊状态是,“日常连续的行为中断了,而心灵徒劳地寻求重新连接这些行为的纽带”。[3] (P15)同样,我们每天重复同一个节奏,也产生荒谬感。
通过荒谬的人的描写,我们可以看出荒谬的人与其荒谬是一脉相承的,是荒谬的更好补充与归纳。这些荒谬的人的基本共同点是:对未来不抱希望,从意识上反抗荒谬,尽情享受现世的生活,鄙弃永恒。
似乎做個荒謬嘅人都唔錯?
- 佛像
interesting,一尊佛像帶嚟嘅影響之大,一個好好嘅尋求轉變嘅方法——加啲唔同嘅嘢去重新平衡
而且就 Dan 觀察,毒販在這個社區的信譽可能比警察還可靠些。
Dan 說,因為佛教在西方是很溫和中立的一種信仰。假如放一尊耶穌神像,可能就會有爭議,但佛像不一樣,似乎不太有人會對佛陀有什麼不滿。
Dan 覺得,人們對於信仰,多少會帶有一點敬畏之意。不管這個信仰跟自己有沒有關係,人們都會覺得「別惹毛祂」,所以他想,這尊佛像發揮了作用,他讓亂丟垃圾的人因為敬意而不再丟了,販毒賣淫的因為內心不安而搬離了。
- 高考
借用2013年一位江西考生的话来概括:“其实高考不能真正改变一生,但是可以作为切入点去拥有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断的学习以及保持对世界的热爱才是能够好好生活的源动力。”
虽然家人觉得比平时低,但自己很满意,因为对我来说高考只是离开既有的环境、去往更远的地方的手段。刚上大一的时候,在去拿快递的路上我看到北京秋日的夕阳,突然觉得有些感伤:我没有完整地实现我的梦想,却找到了相对的自由。
如今回忆起来最难过的不是分数,而是父母的态度。知晓成绩后不是第一时间安慰我难过的情绪,而是“考了这么多次第一最后也就这样”。也许他们已经忘记了这句话,但五年过去了我仍旧记得。高考,让我这样一个贫穷家庭出身的孩子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发现自己身上更多的可能性。我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因为也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是出生就存在,且无法跨越的,高考只是小小的台阶。
但现在觉得我的大学四年很愉快,以前高中的时候觉得高考大于天,现在回过头来看就觉得高考不过是我们人生中一个很重要的时刻。因为高考来到了现在这个学校,现在这个专业,我还是觉得很幸福的。
时至今日,我还是会想,如果当时多做对两道文综选择题,如果报志愿时勇敢报上那个学校,我现在会是什么样?可人生就是这样,总有些不甘和错过。无论怎样,“不念过往,不畏将来”,向前看,向上走,不要停。跨过一山还有更多山。远方很远,确定好目标就走下去吧。
这是大四时在宿舍楼露台拍的。我曾经很不喜欢这个学校,像不喜欢我自己一样。在准备考研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合上书走出宿舍,走到露台上,睁开眼看到了广阔的蓝天。那一瞬间我知道我和自己和解了。只有努力这件事,不分时间不分地点,不歧视一本、二本、985、211。人生是场漫长的马拉松,不要当做终点是高考的50米赛。
山丘已越过,笑与泪充分释放吧,然后,翻开目标册,写下下一个或远或近的小目标。星程赶路,总有到达的那天。
当时一群人去班主任家问填报什么学校,老师说了一个学校,我就填报了。然后看到环境工程这个名字,虽然不知道是学什么,就填报了,最后录取了……家里没有读大学的亲戚,填报真的很随意,没想到,这就是人生。
不管考多少,自己要好好分析自己适合干什么职业,多上网查一下,什么专业上什么课,需要什么能力,不感兴趣的事情勉强不来的。
报专业时我和父母也有争执,按照父母的意愿填了4个,唯一一个自己坚持的新闻专业,正正好被录取。不禁感慨,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庆幸我的坚持,我的专业即是我心之所向,是我的理想花火为之不熄闪烁的前方。它影响着我对世界的认知,让我坚定的选择了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选择了对新闻真实与自由那些微弱但依旧理想化的追求。这是我此生最不后悔的选择。想把胡适先生在《大学的生活——学生选择科系的标准》中的一段话分享给大家:“只要跟着自己的兴趣走。只管我自己,别人不要管他。依着‘性之所近,力之所能’学下去,其未来对国家的贡献也许比现在盲目所选的或被动选择的学科会大的多。将来前途也是无可限量的。下课了!”
高考只是个交通工具,如果你要去罗马,不管是飞机,轮船,还是汽车都能去,只是快慢的问题。有时候,快也不一定好,比如乘坐飞机去会丢失沿途的风景,有时候目的地是次要的,沿途的风景才是路途的意义。
在工作后觉得,高考对我这种平庸的人来说真的只是人生中一个很平缓的转折点。我在高考还没开始时,就清楚的知道自己既不可能考到985实现阶级跨越,也不会滑落到专科学校,无论考480还是500,我都会去一所普通本科,毕业后回老家考体制内,安稳度日。有条件的话趁着这个超长的假期好好旅游,千万不要为体验生活而打工,以后毕业了有几十年的工要打。
只能说,命运就是一条线,自己的选择就像这棵树上的枝干,怎么长也都是自己的一念之间,但是大方向想必是没错的吧。
如果没有考好,不必强迫自己释怀,不必给自己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鸡汤,如果无法释怀,那就把它作为一份力量继续向前吧,人的生命会越走越宽阔的!
报志愿时选择了省内高校当时最热门的专业,主要是不想浪费自己的分数,现在想想有些幼稚,但是十七八岁时真的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总是会想,如果再有一次高考我会怎么做呢。如果我不是在河北高考就好了。如果当初好好填志愿就好了。如果真的有如果就好了。
现在回头看,那时候对于大学、专业方向,自己的兴趣爱好都没有很好的认知,也是因为信息的缺乏,很多选择现在看起来都像是赌博。高考对于我后来的生活有重大影响,985还是被社会认可的,之后的求学跟求职都更顺遂一点,但工作几年后基本上也就看社会经验跟能力了。
志愿选择上,很不甘。为了复旦新闻努力了三年,但最后没有去到那里,不是因为分不够,而是家长把志愿改了。最后我来到了北京,心里很不是滋味。至少在高考志愿上没法和自我和解。高中阶段因为学习放弃了很多爱好,拾起来后总感觉少了什么……但也挺幸运,因为高考来到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认识了许多有趣的同学、师长。这只是你人生的一道关卡,而你可以在任何地方闪闪发光。
这是高三一次班会活动结束后拍的照片,大家将自己关于高考目标和理想职业写在了彩纸上。现在回头看看,关于高考的目标,没有几个人达到了。但是我觉得理想职业应该会有许多人完成的,毕竟我们现在才大二,我们可以继续奋斗。高考让我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和缺点。但也因为选对了专业,和自己有了一定程度上的和解,变得更加快乐自如了!填志愿的时候一定要仔细考虑,志愿学校名单一定要填满哦!
高考对我来说,也就是几年前的事,我不敢断言它能对我今后的人生有多大影响。但它至少给我敲醒了警钟,告诉我,我的人生说到底要自己去思考、去选择,去扛下每一个选择的结果。在高考之后,没有一条路是标准答案了。
填报志愿一定要遵循内心的意愿,父母和朋友的意见可作为参考,但一定要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规划后填报志愿,尽量不留遗憾。
遗憾和后悔,在之后的一年里肯定有过,但我也知道,不管我选了哪一条路,这种情绪都是难免的。“上了大学就轻松了”是世界上最大的谎言。
我一直相信,当年丟的分数是上天为了让你遇见你该遇到的人。我后来在一个三本院校,仿佛成了“鸡头”,还遇到了很多优秀的人,所以总的来说还是感恩的。
高考只是一个筛选体系,随着成长会愈加发现高中知识远远称不上“真理”。价值有限的地方,不值得为其投入过多的成本。
有太多机会,因为没有学历而止步不前。现在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开始后悔,准备走函授提升学历。特别遗憾过去生活里的叛逆,也特别珍惜现在的生活。虽然现在还是负债累累,每日每夜的奔波。相信总会好起来,我今年也才33岁而已,有的是时间和机会。
一路摸爬滚打,到今天,一个业余主持人,挤到电台做外包栏目主持,知道我经历的人都说我很励志,但没上大学还是我心里的痛,也感谢命运吧,人生的路怎么走都是走。从有能力赚钱到现在,一直做着助学,圆别人的上学梦,也是圆自己一个梦。孩子,无论高考结果怎样,你的人生你主宰,精彩与否,看你的!
- 大學
如果没有比较、没有一套评价的体系,成绩/分数本身的重量或许是并不大的。何况在这个地方,老师的打分是一场黑箱操作,也无法看到老师的具体评分。于是成绩就更加失去了所谓检验学习成果的作用,只剩下在比较之后会带来的巨大杀伤力。哪怕是按照高中的那一套,通过打分清楚对自己离标准答案的距离,再往那个模板靠近,也好过现在的由于未知的迷惑,对过往复习成果的怀疑,或是被老师莫名其妙地问责。
这种落差和崩塌也源自于过往教育经历中被单一评价的梦魇。我太清楚成绩、排名意味着什么,也清楚老师对于我其他的能力、兴趣并不在乎,除非它们能直接或间接地帮助我提高成绩。那还能怎么办呢,我永远无法摆脱这种单一叙事,要么就去努力够到老师或者自我对自己的要求,要么走向躺平、敷衍的另一端,或是在这之间摇摆和拉扯。但不管是哪种,成绩都还是会影响着每一个行为、每一个选择;它也在用数字一步步建构自信之塔、价值之塔。
最吊诡的还是,在那样高度的竞争状态里,我竟然很少出现犹疑和因为竞争而产生的“不舒服”和质疑。因为我在压踩别人的成功的社达叙事里获得了幸福感,我在”超越别人造就更好的自己“里得到了老师的赞美(因为在那时我也很少质疑老师),我在那个弱肉强食的丛林里感受到了作为”特权者“的荣耀,并且周围也从来不会出现声音说:“不对,你这样子的快乐是不对的,你这样子的快乐其实并不是真正有利于他者的快乐,它是自私的,并且反而是会加固这个体系的”。但是没有,这样子的声音一点都没有,所以作为丛林里的特权者,作为丛林里的胜利者,我觉得一切都理所当然,我也觉得一切都理应如此,因为不是还有那句听了很多遍的“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在替我辩护吗?但是后来直到上高中,从一个小的初中去到一个更大的丛林里的时候,在一次又一次同样怀揣着类似的想法的竞赛里,我突然做不到物理化学生物语文数学都去争到第一的时候,我对那个努力叙事产生了很深的怀疑:真的是“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吗?”是的,后来发现真的不是。但是对于特权者或者说是成功者而言,往往会用这句话去搪塞更大的问题本身。
所以发现了吗,整个这一套叙事,它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话语、定义和最后的结果都由成功者掌握,他们一边说着“只要努力就可以成功”,借由着这句话替自己辩护,一边又从来不会承认“其实努力不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或者说“其实成功也是有运气存在的”。于是弱者百口莫辩干脆躺下退出,强者继续在乐此不疲的游戏里如鱼得水,全然看不见他者,也不想看见他者的存在。“不需要看见”是很大的毒素,单一的轨道则是其助推器的所在,甚至“人人平等”也不是他们真的会相信的话语,只是背到了就可以得高分的武器而已。内卷之所以有毒也是在这里了,弱者和强者在两个不同的真空世界里,但却接受着同一套叙事,”成功“是最重要的,以至于说了什么,到底写的东西真不真诚,也都一并被消减了。而且这样的运作是极度消耗成本的,如果强者只能在某些时刻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强是畸形的所在才能进一步意识到这个体系的问题的话,那很可能很多没有所谓标准定义里优秀的个体早已经被消磨殆尽了。这样的设定它不鼓励反思,因为反思甚至也是特权者的所在。但我觉得无论如何,如果明知道一个设定是有问题还不愿意直截了当讲出,其实是这个强者个体本身的脆弱性——它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自恋性。因而所谓的“比你优秀的人比你更努力”是遮蔽实质性不平等的话语,它必定是压迫的,是忽视文化资本的,是忽视不确定性的。因此,承认成功和努力有关联,也绝对不等于可以用优秀和努力绝对挂钩去打压在这个单一轨道里没能适时找到自洽性的个体。
良性的竞争世界或许就是类似的,互助和鼓励本应是常态,真诚的欣赏和去除掉嫉妒的彼此关爱,也必须是这里面最重要的所在。所以呀,在出成绩抵抗焦虑这一点上,选择“对的朋友”也真的很重要,是那种真的愿意在彼此获得成就时发自内心赞美而不是要搬出更厉害的人来压制彼此开心情绪的人,是在低谷时不会说“你真的好惨”和露出自上而下怜悯而是真的彼此共情和支撑的人。这也是为什么,往往在面对真的可以互相发自内心表达羡慕的个体的时候,在面对他者困境的时候,也愿意进行更深入的共情,因为这两者必定都是共通的。还有啊,如果在某个环境里听一些人讲话都真的会觉得很焦虑的话,那或许不是自己的问题,一点经验就是:别理他们快溜走!
我觉得“有野心”和“竞争性的焦虑”还是分别的,或者换句话说,不能用“竞争性的焦虑”去绑架“野心”,但也不能用“野心”替自己本质上还是“竞争性的焦虑”辩护。当然,这两者之间的辨别性其实很弱,或者说,其实在很多时候是交织在一起的,也一般只有自己才知道。但是对于我来说还是有很细微的区别,而且我也在不停提醒自己分清这两者的重要性。因为前者的确是想要做一些事情,对自身有一些期盼,对自我有一些回应;而后者则只是变成了为了“赢”而去“赢”的一场无尽内耗的游戏。而对于我自己来说,从后者慢慢过渡到前者的那个状态,也是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但这样的过渡也的确让我抛弃掉了很多无谓的焦虑。如果以前说“超过别人”是快乐的话,现在则是“这份小小的成就可以让我对自己以后想要做的事情多一点信心”成为最关键的快乐。正如今天看鱼老师写的:
你只要活在一个不比拼的心态中,整个人会瞬间自在很多,大部分时候的不自在,都是因为太想比了。好好考虑自己想要什么,想要的东西到底要不要去比才能拿到。如果不要,就早点走出这个心态,如果要,就正视自己,然后大胆去比拼。最膈应人的就是,你一方面喊叫自己不需要跟人比拼,一方面又暗戳戳跟别人跟自己较劲,活这么拧巴,没有必要,对自己精神世界是种损害。(说的真的真的真的超级好)
忘了在哪看过一句话,嫉恨掌死,而羡慕掌生。很多人喜欢把嫉妒和羡慕混用,但嫉恨在这里的意思想把那个人拉下来,自己没有的,别人也绝对不能有,最好那人再摔进泥潭里,滚上一身泥,再最好匍匐在人脚下可怜兮兮地求饶,让人觉得他也有今天。而羡慕则不同,是向往,以之为榜样,想向之靠近,即便不能至,但心也向往之。因为人的精神是螺旋上升的,所有人最终的使命其实都是打破原有的界限,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新一层的空间,一层更比一层自由。因此后者是生门,前者是死门。其实是很没错的,如果在成长道路上一直有精神和眼界比你高的人能在恰当的时候指导你,自己是会少走很多弯路的,不论你关心的是什么,是在这个世俗世界里行走还是获得精神上的终极自由。但往往嫉恨这种东西会蒙了自己的眼睛,即便这样的人出现了,你也只会把他当成敌人。其实对于对方是毫无损失的,损失的只有自己的机会,最终你会发现你被自己锁住了,虽然选择如何活着是你的自由,但总归会丧失不少可能性。这两个其实是很相似的情感,但其实会产生很大的差别。
希望我们都可以在这个残酷的比较世界里依旧寻找到那么一些些宝贵的自由~况且大学真的应该活的更更更广阔才对~
- Heat Wave in UK
今次再嚟深入地瞭解熱浪究竟有幾熱。。真係睇文字都覺得難頂
喺呢件事上邊,我同最近過身嘅最早預言氣候危機嘅先生一樣咁悲觀,動作太廢,&就算真係「不計代價地執行」,可能都已經太遲
- 強生下台
面對強生政權的垮台,我們應該如何解決這種「將政治新聞表演成娛樂新聞」的歪風呢?《經濟學人》一月份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解答,就是「讓政治回歸無聊」。放眼英國政壇,吃過強生這種麻辣鍋後,各種家常菜開始顯得相對可口。
當政策辯論或是對政治人物品德的基本要求,通通淹沒在這些娛樂化的人設與搞笑的設計對白中,連常識性的原理原則都可以扭曲時,看看英國與美國政治,選擇保守黨而非共和黨的道路,在政治娛樂化的單行道上回頭是岸,或許是我們彼此一同亡羊補牢的重要機會。畢竟,政治不是喜劇,政客更不是喜劇演員。就讓這些喜劇演員化的政客,成為升空爆炸的璀璨煙花,或是流淌鮮血的悲劇英雄,獻祭於我們共同的民主。相愛後動物感傷。血腥沖刷下台的悲劇英雄,才能使人們達到情感的集體宣洩,讓人們的生活回到平淡的日常。說話要負責任、決策要負責任的「責任政治」,終歸是枯燥重複的平淡日常。而這種「無聊」,或許就是現在「太有聊」的我們所需要的。因為有時候,政治無聊一點也沒甚麼不好。
- Tor vs Russia
Russia’s efforts to block Tor come in two flavors: the technical and the political. So far, Tor has had some success on both fronts. It has found ways to avoid Russian blocking efforts, and this month, it was removed from Russia’s list of blocked websites following a legal challenge. (Although this doesn’t mean blocking efforts will instantly end.)
In Russia, the internet infrastructure is relatively decentralized: ISPs can receive blocking orders from Roskomnadzor, but it’s up to individual companies to implement them. (China is the only country to have effectively blocked Tor, which was possible due to more centralized internet control). While Russian authorities have been installing new equipment that uses deep packet inspection to monitor and block online service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blocks is mixed.
果然會提到中國,全面中心化、集權管制確實可以為所欲為
Krapiva describes the court case against Tor as a “rare victory” for digital and human rights in Russia. However, she cautions that it is likely to be a “temporary” win, and that Russian authorities may try to legally block Tor again. But this doesn’t mean it will be able to stop people from using Tor. “We’re still seeing that the technologies they have can be quite effective for blocking some things, but are not 100 percent effective,” Krapiva says. “In practice, whether Tor will be fully blocked—I doubt it, to be honest. But legally, I think they will try again, and might eventually succeed.”
- 蕭軍之女
在中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是一个既充满生机、活力,又充满动荡变化的年代。一方面,新中国的成立给了人们无限的希望和喜悦,几乎人人都心甘情愿为了保卫和建设新中国奉献自己的一切。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些刚刚当家做主的人们,单纯、真诚,对所有事物都有着格外的热情和关注,甚至有时会对某些事物有着过于激烈的态度,那时候的是非标准基本上非黑即白,没有中间色,非对即错,没有中间状态。
1981年我准备结婚,他知道后叮嘱我说:“结婚之前你是两条腿走路,一旦结婚,你们两个人只有三条腿了,其中一条是被婚姻的带子绑在一起的,所以要注意协调行动、互相关注,不然是会摔跤的……”随后又让大娘取出200元钱给我,我不肯收,他说:“这是咱们家的规矩,女儿出嫁给200元钱,生了小孩子,每人100元,所以这个钱,你是一定要收的!”
看到他病得如此沉重,连饭都吃不下、说话都费劲,却还在关注我,甚至连报纸上这样一条获奖消息都没有漏掉,我想,他一定反复看了多遍,然后圈点、写字。这小小的几个红字,那该是他费了多大劲才写上去的,那是做父亲的心血,他是在为他的女儿取得的成绩骄傲啊!
- 陳徒手
1958年,老舍在荷花池边小憩。1964年文化界整风,老舍被推出去当靶子。虽侥幸过了关,却不再受重视。1966年8月,因受不了红色恐怖,老舍跳湖。运动激烈的时候,老舍曾附和着斗吴祖光,但私下又对吴很照顾。陈徒手对自己笔下知识分子的态度是:“不能苛求他们,因为时代很荒诞。”
陈徒手总结:“反右是一个战役套着另一个战役,一个人套着另一个人,好像都有安排。”先反丁玲,再是冯雪峰,回头再斗丁玲。最后开会表决是否开除丁玲党籍,丁玲自己也举了手。
“反右”时期,梁思成被批得很狼狈,到后来,他也开始批别人。他在斗钱伟长的会议上言辞激烈:“用我们的丁字尺,把你打成肉酱。”“打成肉酱”是“反右”时期工农兵的常用语之一。
“他像他父亲梁启超,文字感特别好,又摸透了左的气氛下的文章模式,不论哪一个政治运动,都写得很煽情,他念出来的效果也特别好。”陈徒手对南方周末记者评价。
最近他查到梁思成在1963年第二届人大会议上的发言,始终围绕一个话题:要小心保护农村的电器、机械。“三年困难时期刚过,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支援农业。他不厌其烦地谈这些问题,谈得极其琐碎,会议记录足有五六千字,”陈徒手说,“你也会发现,他那时候不谈政治了。”
陈徒手常自问:换作我,会怎么样?“也许我还不如他们,假如不粉碎‘四人帮’,不改革开放,我们接下去都会是这个命运。”
“一定要保自己——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难堪、最令人痛心的地方。当然,在那种政治环境中,人人都有当脏手的可能,这次不当,下次就要当,谁都没有干干净净的。”陈徒手说。
- 中國電影
壮壮导演在视频自述中说,“作为同行的尊重来讲,我能接受任何一个审查的结果,但我确实不能接受一个我送给你两年多,你连一句话都没跟我说的结果。”想起二十多年前,由田壮壮监制并出演、路学长导演的影片《长大成人》送审后,只得到一字回应:“灰。”至于这“灰”究竟何意,也只能靠创作者自己揣度。而如今,终于连一个字都等不到了。
韩国电影正是借由“类型化”制造娱乐性,借由“本土化”营造代入感,再借由“社会化”激起情绪的共振。这是韩国电影之所以大获成功的原因。而把这三点放在中国电影身上,我们能做到哪个?类型上,我们有着严重的缺失。恐怖片不能拍,政治惊悚片不能拍,跟司法、公安、宗教、民族、LGBTQ相关的,几乎都不能拍。筛来筛去,也只剩下喜剧片、爱情片、青春片这类小清新,以及越来越声势浩大的主旋律。至于本土化和社会化,更不可想象。一旦本土化,势必要触碰此时此地的现实问题,一旦社会化,势必要诉诸于批判和反思。而这些在我们这里,全都是敏感词的重灾区。所以把这三个维度拉出来,我们能更直观地看到中韩电影的差距。他们最擅长的,恰恰是我们最缺失的。而且,这还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我们总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但如果时代本身已经成了一座巨大的山,那么每个人身上都会沾上它的灰,没人能幸免。
电影头上的婆婆太多了,有来自条条的,也有来自块块的,总之谁都能说上几句,指点几下。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可以说,我们几乎从来没有看过真正完整的作品。原先,我们可能还知道,哪部电影遭遇了删减,但现在我们越来越无从得知。而这背后的原因,也不是删减变少了,而是创作者在送审之前,在拍摄之前,甚至在剧本之前、构思之前,早已把该删的都从思想里删干净了。审查,最终会演变为诛心。而诛心者不是别人,正是自己。
“我们今天谈了这么多韩国电影和中国电影的差别,其实说来说去,都是同一个问题。我们只是插了不同的吸管,最后吸到的是同一杯奶茶。说到底,创作自由就是根本问题。我也想提供不同的说法,我也想说,中国电影已经到了新的阶段,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些新问题。可事实并非如此。问题从来都是老问题,它之所以被一再提起,就因为它从来都是症结所在。当然,节目最后,我还是想说一点有希望的话。那就在这里,祝愿中国的电影人们能够早日拥有一个正常的创作环境。我祝福他们!”
作为一种自下而上的电影政治的政治,它强调个体的积极性、自信心,还有行动力,它的目的,是由相对自由自主的个体来塑造未来的电影文化,反对各种不必要的压抑性力量,这个压抑性力量包括权力,也包括美学惯性,我们拒绝过于被动的电影文化。
电影的叙事本来就是利用大众经验、现实感和历史记忆,去调动、激发、交流或者冒犯,恰当的现实感、历史感乃至价值观,往往是电影艺术成功和商业成功的前提。一般来说,每部成功的电影都是一次完成的比较好的或者说观众乐于参与的社会对话。
对于我来说,参与策展是我的一种学术方式,这些经历变成了我的学术素材,让我的写作更加准确和生动,我从更多层面认识到中国电影格局,也认识到社会控制的细节。我在策展的实践中逐渐产生了很明晰的观念,记得我在第二届的前言中写道——中国的独立影展是社会自我组织的实验。我在当时发表这个见解的时候,很节制,而对于整个策展界来说,这种说法其实还是相对陌生的,甚至是要回避的。记得几年前,我在青影厂附近遇到张献民老师,他说到影展的困局,说有必要对这些人进行这么严格的控制吗?我说其实中国社会已经被离散,成为所谓的原子化社会,当人们的不满情绪在上升,这时候政府害怕整合性的力量,中国这些影像展很显然已经成为一种具有整合能力的力量。我说这话的时候,张献民未置可否。
最近两年中国独立电影的被人为阻断,这是一个重要象征,它背后所潜在的内涵和逻辑是,中国电影创作的独立精神的被压抑,以及创作者内在自由的撤退。当我们有很多的创作禁忌,审查者不仅仅是管理者,也包括各处冒出来的权威力量,“婆婆太多”,谁都可以过来掐一把,我们其实已经很难发展中国电影叙事的深度,大量被称为“低俗电影”的批量生产,其实正是为这种形势倒逼而造成的。当然即使如此,我仍然认为低俗电影没有原罪,“低俗电影”在未来也仍将是电影市场的常态。即使我们反对,我们也不应该反对娱乐片或者低俗电影,而是要反对让这种低俗和娱乐成为惟一的电影现象的根源,如今聪明人不反根源,却反娱乐,是本末倒置。
中国独立电影的面貌今天来看,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诚实电影”,只要诚实表达,就是独立电影,然后它就会被孤立,变成孤立电影,然后被禁止传播,变成地下电影。这很可悲,它似乎在印证着中国仍然是类似于“反义社会”的社会。我一直呼吁,中国的独立电影的独立,历史表达的自由和现实表达的诚实性不应该被偏僻化,视为一个小圈子的文化,这种独立也应该在院线电影中落实,如果不落实,我们就无法直面生活中的真正问题,无法去对历史做一个真诚的讲述,叙事深度必然被削减,这个时候,一切都是跟我们的内心违背,创作者无法真正发挥创造力,电影也无法真正穿透我们的内心,观影过程也就会充满了虚伪与坎坷。我们的观影快感或者说电影的吸引力,来自于多个方面,比如制造欲望客体——很多明星往往都在承担这个功能,满足各种感官愉悦,但社会正义的被渲泄,反强权,历史的从被遮蔽到被打开,诸如此类,都是快感的源泉。这些源泉如今都是关闭的,我们只有很少的源泉在供应观众的心灵需要, 吸引力只能朝简单欲望的方向流泻。所以这样的局面本身就是反文化,也是反市场的。
就中国整个社会现实来说,我们号称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的理论里最强调劳动创造价值,否认生产资料、土地拥有者创造价值的可能,可这些年来劳动的价值被粗暴地贬到最低,金融、地产和权力者一起掠夺了最多的社会财富,对于社会创造力是一种伤害。而对于具体的电影而言,票房的院线分成占有了电影利润的大部分,而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房租和地租高,所以学者周铁东说,中国电影就是为房地产打工。这当然是典型的反马克思主义行为。
我知道中国导演创作的艰难,但是我们影评人的电影政治,不应该在这样一种人情世故里停留,对于历史阐述的不足,我希望通过跟导演对话,分析当下电影作为媒介的遮蔽性,从而把隐藏的东西揭示出来。
電影嘅嘢可能一秒都唔得,文字嘅嘢就更加難避開
后来还是选择了新闻评论,就是每天擒拿一个话题,就此说话,为社会生产一些观念,推动社会进步。想法当然是好的,但是在运行中遇到了很多问题。首先是选题很难。当下大事,太敏感;日常鸡毛蒜皮,我不愿意拿它当新闻评论的素材。况且,腾讯平台是不希望公号写手们涉及敏感问题的,因为,他们也要吃饭。
改版后,原来的读者可能会流失一部分,因为他们觉得李未熟让他们失望了,这个可以理解。如果取关,我在这里欢送。但最好是不取关,不喜欢看就不看,说不定以前的李未熟哪天又回来了呢?
大家都仲會約定一啲嘢嚟成為一個共同嘅希望,希望啦,唔係點喎?
- Pickleball
一種運動——匹克球,我都係第一次聽,比較襟玩同老少咸宜
It’s simple to grasp—“easy to learn, hard to master,” many told me—and is social and inexpensive. Its design, which includes a no-volley zone near the net, minimizes running, as does the vast popularity of doubles. For these reasons, it can blur the lines between sport and hobby, amateur and pro, celebrity and mortal.
但咁悠閒嘅運動都要面對分裂對抗……
the Texas billionaire Tom Dundon, the owner of the N.H.L. team the Carolina Hurricanes, had taken over the P.P.A., and immediately got top pros to sign exclusive three-year contracts, which guaranteed them money but banned them from most non-P.P.A. tournaments. Several pros suddenly had to drop out of the Boca tournament, including Ben Johns. Doubles pairs scrambled to adjust; the pickleball podcast and blog scenes erupted in anxious reaction. Overnight, the small and tight-knit pro community had been divided into camps.
On a peaceful, rural island in the Salish Sea, a pickleball noise dispute—involving elderly neighbors, players who use a hard ball and players who use a soft, quieter ball—has led to a rift unlike any the community has seen. “At music-trivia night, the hard-ballers and soft-ballers sat on opposite sides of the room,” a resident told me. “What is it about pickleball that does this to people?”
“That’s exactly right,” Scheer said—some young players won’t play with you if you’re a little less skilled, or at their skill level “and a little bit older.” “At community courts, you put your paddles in, four paddles at a time, randomly, and you play with different people—that’s the social aspect. But all of a sudden you have people who will only play with their players. It’s happening all over the country. It’s a real problem.”
其實又係嘅,無理由度度都要開戰,點都應該有可以一齊平和相處交流嘅時間同地點
- 女人子宮
如果沒有合法墮胎的選擇,如果不得已必須找地下診所非法墮胎,或繼續懷孕直到生產,受影響的除了懷孕當事者,還有必須非法幫她動手術的醫生,若勉強懷孕到小孩出生,媽媽與小孩的未來,跟這兩人身邊親友的生命都會被影響到。反對墮胎合法化者是所謂的支持生命者,但這些 pro-lifers看待懷孕時,眼中也是看到這麼多被捲入的生命嗎?
當然,推廣避孕不只是為了性解放,宣導避孕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避免因為意外懷孕,而必須面臨墮胎與否的選擇。
三十年前提案修法,雖然得到不少台灣婦運團體支持,也進入委員會議程討論,但法案並沒有通過。三十年後的今天,就在幾個月前,行政院提出的《優生保健法》修法版本終於準備要刪除已婚婦女墮胎「需配偶同意」的規定,讓法律充分發揮保障弱勢者的精神。三十年感覺雖然有點久,但正值美國保守力量反撲,大法官推翻 Roe v. Wade讓女性生殖自主權倒退五十年的今天,台灣墮胎法案遲來的小小修正,再加上台灣是亞洲第一個同志婚姻合法的國家,這些都至少讓台灣政治看起來還有那麼一點進步價值。
本文一開始筆者提到送給女兒的三個F字,其中有一個是French letters避孕套,正因為身體是她的,性行為是她的自由選擇,我無法用禁慾或所謂「避免婚前性行爲」這類沒道理的荒謬去干涉她。但身為家長,我能夠做的是提醒子女:不論跟什麼人發生性行為,請都記得要保護自已,要懂得避孕,以減少未來必須面對的矛盾與困境。雖然pro-choicers支持的是當事人能夠合法地自己選擇,自己做決定,雖然台灣墮胎是合法的,但沒有哪個女人喜歡必須面對墮胎,墮胎絕對是不得已的選擇。
“我认为促使这些人指责受害者的最大原因是所谓的公正世界假说(Just-world hypothesis,该假说认为,人们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里,得到的都是他们理应得到的。不幸的人所遇到的不幸都是咎由自取,而幸运的人则心安理得地享受着他们应得的奖励,译者注)”,南方大学(University of the South)心理学教授、美国心理学会《暴力心理学》杂志(Psychology of Violence)的创始编辑雪莉·汉比(Sherry Hamby)说道。“这是一种善恶有报的观念。人们迫切地需要相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都是因果报应。”汉比解释说,美国人对公平公正的世界有更加强烈的渴望,因为他们在一个宣扬美国梦的文化环境中成长,认为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在一些存在战争或贫穷,或是有强烈宿命论的文化中,人们更容易意识到有时候坏事也会发生在好人身上,”她说,“但一般来说,美国人很难接受好人无好报的观念。”让受害者为自身的不幸负责,也是为了避免承认出乎意料的类似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即使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正确的”。
吉林指出,人们往往认为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但却认为自己更有能力避免成为受害者,因为他们可以未雨绸缪,采取自我保护的措施。因此,有些人很难接受受害者没有把责任归咎于自己(或承担一部分被侵害的责任)。“根据我的经验,在与一些受害者及其周围的人共事后,我发现人们会指责受害者以换取自己的心安,”吉林解释道,“我认为这种行为有助于让他们认为坏事不会发生在自己头上。他们能继续保持安全感。邻居家的孩子受到侵犯是有原因的,一定是因为他们的家长做错了什么,而这种事情一定不会发生在自己孩子的身上。”
尼米和杨明确了两套主要的道德价值观:集体价值观和个体价值观。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这两套价值体系,但集体价值观更强势的人倾向于保护一个群体或一个团体的集体利益,而个体价值观更强势的人则更注重公平和保护个人利益。尼米解释道,无论是不是性侵案件,集体价值观更强的人往往都对受害者抱有污名化的态度。支持集体价值观的人更倾向责备受害者,而支持个人道德价值观的人更可能同情受害者。
引述底下評論區:「所以我们这个社会大部分接受集体主义教育,而且每次报道都是以女性为主角,比如某某女主播遭受家暴,某某女性被尾随,夜跑遇害等。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每次这些事情爆出来都有一堆受害人应该怎样怎样的言论。」
虽然吉林指出,人们会对自己所熟知的受害者产生更强烈的同情,但阅读有关犯罪的媒体报道有时会增加人们指责受害者的倾向。人们在媒体报道中看到的受害者通常是陌生人,这些故事会引发认知失调——认为世界公平公正的执念与生活并不总是公平的事实之间的认知失调。此外,尼米和杨的研究表明,如果报道集中在受害者的经历和故事上——即使是以同情的笔触——也可能会增加受害者被指责的可能性。
从本质上讲,指责受害者可归因于对受害者缺乏同理心及人类自我保护时本能产生的恐惧反应。对一些人而言,这种恐惧反应十分难以控制。重新培养本能不是没有可能——只是非常不易。汉比和吉林都强调了同理心训练和站在他人角度看问题(或至少尝试站在他人角度看待问题)的重要性,这有助于避免人们陷入“受害者本可以做什么来避免犯罪”的陷阱。
不论我们愿意相信什么,这个世界绝非完全公正。我们的认知需要一番脱胎换骨般的改变:一、接受坏事有时的确会发生在好人身上;二、一些看似正常的人也会做坏事。
- 畢業創作
他们可能是未来文艺建设的主力军,毕业创作又是他们面对社会的第一次亮相,但是从我们的收到的投稿来看,很多学生们的独立创作欲并没有得到满足,相反有些因为被阉割而不愿再创作。在美院的人似乎都默认毕业创作并不属于各位学生,更不属于各位导师。它似乎只是为了给美院外的人一个美院内独立创作依旧可行的假象。我们在毕业创作的时候经常会听到“创作什么时候都可以搞,创作哪有毕业重要?”如果独立创作和毕业是冲突的,那我们为什么还要毕业?我们又为什么还要创作?
在文章的最后,我原计划想针对审查的问题进行严肃地讨论。旁征博引洋洋洒洒几千字来阐述我的观点,这样最终很可能写出一篇突破自己的文笔水平文章。但是哪怕这篇文章,它也是被审查的对象,我要安全地发言才能确保这篇文章存活下来。如过这篇凝聚了我心血的文章也像毕业创作一样被摸不清楚头脑的审查拿下,那我就白白忙活了,甚至连我们耗时一个月的在审查记录都无法被看到。我想了三天,从老实叙述事实,到阴阳怪气嘲讽,再到举例子说明,我都想过但是不成。实在没办法了,我还是用高分作文的写作模板来结束吧,来吧!“如果尖锐的声音完全消失,温和的声音将会变得刺耳。如果温和的声音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柏拉图
- Fish Skin
very good
Morais said that the tilapia skin treatment costs 75 percent less than the sulfadiazine cream typically used on burn patients in Brazil, as it is a cheap fish-farming waste product.The researchers hope the treatment will prove commercially viable and encourage businesses to process tilapia skin for medical use.
- 竄訪
這個詞之所以難以翻譯,是因為這就是一個為了特定情境生造的詞。這個詞展現的形象,大意是國際政治上的敵對勢力,賊頭賊腦、不安好心地去訪問一些地方,建立一定的政治連結,用以對抗中國。這個詞在其他環境,無論是私人或者公共語境,都很難成立,因為大多數時候,人們不會覺得有哪些跟自己無關的拜訪與會面是邪惡、帶有貶義色彩的。因為這種情境根本不存在,所以很難在現存的其他自然發展出來的語言體系尋找一個對應的詞彙,就好像你要創造一個詞,去形容熱得滾燙的冰塊。而事實上,中國官方大多數時候也僅使用“visit”一詞來對應中文中的竄訪。
而這一被形容為粗鄙不堪的中文詞彙,其官方的英文翻譯卻是個中性詞,這是翻譯的侷限,還是一種政治選擇,也只有制定者才知道。在上述關於“竄訪”語意的知乎問答中,在幾乎最底層,有一個不太為人注意的答案,是這樣寫道:眾所周知,內宣不需要翻譯。
標題黨,題目原本係〈图解美国政治经济〉,改成噉蹭熱度……不過內容還算客觀
我们通过量化统计发现,美国的盟国对中国的态度,与我们对它们的态度是好还是坏基本无关;中国向它们微笑或者怒目圆睁,并不会对他们的对华态度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它们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看齐意识”。向谁看齐?向美国。美国对华什么态度,这些国家就对华什么态度。
1971年之前,你如果有逆差,意味着将来要还别人的钱,连本带息还的都是真金白银。因为整个货币体系是金(汇兑)本位的。但1971年之后,全球的整个货币体系就变成无锚货币体系,是美国国债本位的。也就是说,美国欠的钱本质上来说不需要再还了,只要不断“借新债还旧债”,印钞还债,他的国债取代了黄金,成为钱背后的价值基准。因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货币体系变化了,所以美国的行为也发生了变化——它从原本整天琢磨挣别人钱的人,变成一个特别慷慨的家伙,但问题是它其实是在慷他人之慨。
在这个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欧洲的这些白人群体,他们的收入在扣除掉通胀后没怎么增长,但与此同时很多东西却涨了,比如失业率上涨、离婚率上涨、破产率上涨、自杀率上涨、吸毒率上涨、犯罪率上涨,等等。因此,这个群体就认为自己被资本所欺骗,尤其是被金融资本所欺骗了。从大象曲线来看,的确是这样的,这批人在全球化过程中相对的损失比较大。于是在2008年后就出现一个政治上白人的反叛,在英国政治上的反叛表现为英国脱欧,而在美国政治上的反叛表现为他们选出了特朗普。
但上面这两张图告诉我们这个逻辑是错的,限制经济增长的其实是需求的不足,那么当累进税率越高时,财富的分配就越均衡,那么经济的发展就能惠及更多的人,因此经济增速也就越好看一些。
美国医疗体系明显有问题,表现就是整个国家在医疗上花钱多,人均寿命却不长。在美国学习和生活过的可能会知道,美国的医疗水平是高的,但问题是账单也实在是贵。最后小结一下,美国联邦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财政赤字已经变成了它的收入。它要想花钱靠哪里来钱?靠借钱。这也是一种收入。因为回过头来看,美国就是不断地“借新债还旧债”,它是不会还钱的;第二,挤占美国财力空间最大的项目是医保医疗体系,而非军事上的穷兵黩武,因此美帝国的衰落不是因为扩张,而是因为内耗。
大家要注意,我们不要把索罗斯这哥们庸俗化,他其实是个所谓的有情怀的人,一方面他是金融大鳄,操纵全世界大量的金融市场,尤其是在外汇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进行了很多搏杀,获得了几百亿美元的收益。另一方面,索罗斯是民主党背后最大的金主庄家。他有句名言,说花钱比挣钱难。为什么?因为他花钱是有要求的,是要去实现卡尔·波普尔的理论和自己的人生理想的——把所谓的封闭社会改造成开放社会。他这个人的特点就是什么?有所谓的情怀,但是又极其自大、蛮横。因为有钱,他就想把自己学来的半拉子理论拿到别的国家做实验,包括他自己的祖国匈牙利。
所以这就导致,谁捐赠得越多,谁的政治意志、诉求就越能够得到白宫和国会的支持。这里边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美国的政治家们最主要的心思都放在筹钱上。至于说考虑到选民或者自己的社会形象,应该在这个问题上投什么票、那个问题上投什么票,主要是由他们的助理们——那些二十几岁、名校毕业的小伙子们来决定。
所以总结一下,美国的游说和政治捐赠体系,是一种合法化了的制度性腐败。首先它在法律上给予规定,这样做是可以的,因此出现像索罗斯、科赫兄弟这样的,可以合法地、大规模地去资助或者反对某些政要。所以,通过一步步的法律体系变革,这就变成一种制度性腐败。实际上它就导致美国的政治体制越来越容易被一些利益集团所绑架和俘获。
在上一轮拯救金融危机时,美联储把央行资产负债表急剧扩张,从9000亿美元扩张到4.5万亿美元,扩了5倍,通过买入金融市场的资产托市,从而使得美国金融机构从破产状态尽快地恢复。在这个过程中,美国并没有陷入高通胀,因为这个钱根本没有进入到老百姓口袋中;但这次为了应对新冠疫情,美联储从4.2万亿的规模直接扩张到了9万亿,这次一部分钱到了老百姓手中,这就导致短期内通胀飙升了起来。当然,美国金融机构也得到了补偿,因为它们也花钱补贴了市场。
原來可以從呢個角度去睇通脹
但是,我认为最终导致美利坚出大问题的可能不在黑人。真正厉害的我认为是拉丁人,就是整个中美洲、南美洲的大量人口,有的从陆地、桥梁上过来,有的从海上过来,翻墙打洞到了美国,并且不断地生孩子。而且他们有自己的宗教、语言和种族特点。比如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拉丁语,其中以西班牙语为主;有共同的宗教——天主教;还有相似的种族特点,有着文化、身份上的一种共同认同。
- 黑社會
但是,一旦黑社会团伙达到规范的企业化运营水平,也就意味着它基本上摆脱了暴力等低水平、风险高的谋利手段。而一般的犯罪团伙最多只是松散的犯罪联合体,根本够不上“组织”要件,也不能认定为黑社会组织。因此,公安机关真正能够认定为黑社会组织的犯罪集团并不多。
一个完整的黑社会体系,必定有一个联系色谱:黑、灰、白等成分都有。犯罪集团生存的秘诀在于,它努力保证其底色是灰色的,而不是黑色或白色。
黑社会生存的基础当然是暴力,但是,纯粹以暴力为生的黑社会,则几乎是不存在的。因为,黑社会的终极目的仍然是获取利益,而暴力获利的成本实在是太高。黑社会要长期存在,必须有赖于产业支撑;只不过,其产业利润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由暴力威胁所维持的垄断市场。
一个管理得当的黑社会团伙,马仔们犯事一定不会供出其小头目,而小头目犯事也不会供出老大,大多数老大被抓进去了,也会尽力保护其保护伞。为什么?这得益于黑社会内部的组织保障机制。
有经验的团伙成员都知道,供出其同伙很难减轻其刑罚,严守秘密却会得到“组织”的奖励:不仅其家人会受到团伙的优待,出来后本人也会受到重用。而老大们之所以不会供出其背后的保护伞,主要是基于维护团伙的生存网络考虑。老大们如果出来还要混,就不可能做出损人利己之事,否则有谁还愿意提供保护?因此,江湖义气并不仅仅是黑社会意识形态,更是团伙生存的技术要求。
这个团伙的覆灭虽然不是组织失败的结果,却是技术失败的典型,因为他们破了这一行的两条“底线”:一是不要犯命案,二是不要影响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
只要发生了命案,地方政府很可能将之从普通的刑事案件上升为政治案件来处理;而只要没有命案,就很难有这个可能性。从技术角度上说,黑社会团伙如果不犯严重的刑事案,安全性就会大大增加。
因此,老道的黑社会团伙,一般都会尽力避免采用非法手段。即便不得已采用暴力,也会有效规制暴力程度,尽量不发生刑事案件。他们都知道,一旦出了人命,事情就会搞大,后果难以预测。
- Jew Abortion
"For Jews, all life is precious and thus the decision to bring new life into the world is not taken lightly or determined by state fiat," the lawsuit said. "In Jewish law, abortion is necessary if required to protect the health, mental or physical well-being of the women or for many other reasons not permitted (by Florida's law)."
- Vtuber
為什麼VTuber可以吸引這麼多粉絲?U-ACG網站創辦人、宅文化研究者梁世佑分析,虛擬形象帶來的樂趣是關鍵。他表示,「VTuber一開始就允許你扮演完全不同的自己,甚至是包含不同的聲音、性別,所以孕育了更大的可能性。」
除了虛擬形象帶來的自由度,因為不依賴真人的面部表情,比起傳統YouTuber,VTuber更著重聲音演繹的魅力,這也使得不分國界的粉絲更容易有情感共鳴。
VTuber在扮演虛擬角色之餘,許多人也會在直播中自然談到自己的價值觀、生活經驗、對事情的想法;更會在社群網站上回覆觀眾留言、或者引用粉絲為他們創作的圖像。歌姬說,比起動畫、漫畫裡的虛擬角色,VTuber彷彿有種「生生不息」的潛力,「小說完結就完結了,漫畫完結就完結了,但VTuber是一個持續的進行式,可以不斷和粉絲互動撞出火花。」
若以文化觀點來看,VTuber以聲音陪伴的魔力,與日本的「聲優文化」息息相關。梁世佑分析,「十幾年來,日本已經建構出了一套使用聲線、語氣、語調傳達的聲音文化,(觀眾習慣)你可以只從聲音來感受這個人的故事、內在設定。」即便VTuber已在全球遍地開花,出現各種語系、直播風格亦隨國情變化,他們仍繼承了這份日式文化特徵。而2020到2022年,是現實因疫情、戰爭、國際關係惡化而充滿混亂的幾年,梁世佑指出,「我們可能會生病、可能會死亡,我們對於現實世界的不確定性感到不安⋯⋯種種不安有個投射點,就是我們有沒有可能在另外一個地方,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在?」身處虛擬和現實之間的VTuber,正是讓人想要尋求陪伴、安放身心的投射點之一。事實上,梁世佑指出,VTuber這種融合虛實的作法,正是日本近年許多文化產品IP著重發展的方向。比起純粹的「三次元」真人偶像,VTuber有虛擬角色的形象和故事,顯得更為多元有趣;而比起純粹的「二次元」動畫角色,VTuber又不受劇本限制、可以和觀眾自由互動,這樣身處於「2.5次元」的定位,使他們既與觀眾有物理上的距離感、在情感上又無比親近,形成一種特殊的美感。最顯而易見的,是VTuber具有一項優勢——比起現行的明星、藝人,他們帶給粉絲一種不容易幻滅的「安心感」。
除了在虛擬的人設和外皮下,保有一定程度的神祕和隱私,粉絲較不易追蹤直播者的真實身分外,VTuber的粉絲圈,也有將「扮演者」與「虛擬角色」分開看待的文化。在這裡,扮演者在擔任VTuber前的身分,被稱為「前世」。粉絲不過問扮演者的真實身分與長相,他們和VTuber間的默契是──當我們和虛擬角色相遇在「今生」,那些屬於「前世」的事物,都不再重要。羅禾淋指出,這些都使得VTuber相較於傳統明星、藝人,比較不容易受緋聞、醜聞威脅,容易常保粉絲的喜愛;但同時,VTuber又兼具了社群時代的親近性,大量的直播、社群互動、和粉絲的直接對話,建立了強烈的心理連結。
問充滿大叔為何願意掏出辛苦錢、願意掏出精力,為桃鈴音音做這麼多?一向幽默的充滿大叔換上了很認真的口吻,把它歸結於「感謝」兩字。「我認識了這麼多的朋友,遇到非常多有趣的事情,這都是認識桃鈴音音之前我所遇不到的,我感謝她。」
- 香港,運動之後
四人「復原」的步伐很慢,甚至沒把「復原」放進選項,因為有痛感,才感受到自己還活着。作者認為這些受訪者的小故事、小片段,都刻劃着香港當下的集體創傷,唯有他們的傷痛被看見、被理解、被擁抱,他們才可在混淆之中摸索到下一步,找回人生的步伐。
我一直處於矛盾狀態︰我很內疚,為何他們被捕,而我沒有呢?流亡的人永遠無法返香港見見家人;作為倖存者的我,無法釋懷。愧疚感令我失去動力工作,但隔一段時間,我又覺得太頹廢會很對不起其他人;坐監的朋友都很有能量,而我在外面,憑什麼不做事呢?那時,我試圖把所有時間填滿。最初一個月,我同時打七份散工:夜更廚房、廣東話導師、學校興趣班、NGO等等。工作忙起上來,整天要走遍不同地方:早上教廣東話、下午到學校授課、晚上再到餐廳煮飯。我一直強逼自己工作,麻醉自己——我怕整天躲在家中,會「頹撚到仆街(頹廢到不行)」。本來以為試試不同工作,好像也不錯。但是,我很快陷入迷失。我無法在這七份工作中找到任何意義。每天坐車上班,覺得渾身不自在——我的身體像被困在車廂裏,與一群沒有靈魂的人被送往某處,然後像機械人一樣勞動。我反覆問自己,「我究竟在做什麼?」原來強逼自己這樣工作,只會加速頹廢。辭掉散工後,我曾嘗試重拾一些興趣,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掌握成果。我躲在家裏,每天彈8小時結他,雖然很努力練習,但還是彈不到——不是不懂去按那個chord,而是我的手不使喚。我漸漸對所有東西失去興趣,這很可怕。可怕來自我失去了部分的自己。我不想再與人溝通、建立關係了。我無法再承受別人要離開、坐監、流亡。當每次在社交場合見到人時,便會想吐、無法呼吸。我躲在一邊不停抽煙,伴隨燃燒的煙草吸一口氣,才令自己呼吸暢順。即使相隔多久,我也無法消化這一切。消化好像代表接受現實,不應該消化,應該要記住失去那刻的不甘心、不忿氣。否則等同選擇了遺忘。我會永遠記得消失的感覺。
授課時,我被學生錄音,家長投訴至教育局,指控我省略中國國旗、國歌、國徽的內容,不夠尊重中國。我意識到若要憑良心繼續授課,未來的工作危機必接踵而來。我的躁鬱症也同時復發,情緒幾度崩潰。當我撰寫考試卷時,每寫一條考題就哭一次。整件事的荒謬感淹沒了我。我無法教下去,最終決定辭職。我大學主修社會學,教我要揭露真相、凡事抱懷疑的態度。我一直認為教育是改變社會的出口,相信教育能啟蒙學生,訓練他們獨立思考,驅使他們關心社會。我的畢業論文是關於教育社會學,那時有想過繼續唸碩士,但覺得讀下去無法改變社會,倒不如直接執起教鞭。恰巧那時開設通識科,我順理成章成為了通識科老師。有些學生畢業後,做環保倡議、開辦農場;有些學生關心社區和政治,去了當議員助理。我感到很欣慰。我以老師為我一生的志業,以為能執教直至退休。與不同性格的學生互動,看着他們在六年中學生涯中成長,是很有趣的事。近年投身於學校的領袖訓練活動、公益少年團、時事學會當中,更親眼見證這一代的學生如何高速成長。但是,我一生的志業、17年的教學生涯就此完結。躁鬱症復發了,我失去預想未來的能力。我只希望能過好今天,至少不用再窩在家中以淚洗面。我每天努力提醒自己,要吃飯、喝水、生活、呼吸。我驚覺不能再被香港傷得如此「入心」、如此的痛。我決定移民,離開這片土地。到外地渡過餘生,我提醒自己要更有韌性,摸索如何與香港維持「遠距離關係」。但我很清楚,心裏缺少的一大塊,是無法彌補。我捨不得那個在香港熱愛教書的自己,捨不得香港。記得有次在同事家中,音響播放着C Allstar的《地球保衛隊》,歌詞內容講述人們逐個回來幫忙,但我正要離開。那份離開香港的愧疚感內化在我心中,成為一道傷口。偶然一碰,便疼痛不已。任憑我跑得多遠,這份迷失也會伴隨着我。我是帶着迷失離開的。
但是,現在我不知道香港同志運動如何走下去。以往在區議會至少有機會進行政策倡議;街頭也有公開的Gay pride行動,團結整個LGBT群體。現在我只能寫些文章,在網上平台發布,但感覺是,寫完文章,之後呢?下一步還可以做什麼?而政治運動更甚......不過事實上,做議助也絕非萬能,我也常質疑自己在做什麼。最諷刺是民主派初選47人案,有區議員如常開會,我跟老闆(區議員)說,千萬不要去開會,有病的,我們的戰友都在監獄裏,我們為何還開會?那時開始,我思考可以為獄中的人做些什麼呢?最近,我收到朋友的回信寫道,「在艱難裏也要學習怎不忘掉本來的模樣,於牆外或牆內亦然。」即使身邊有人離開了、變質了,但只要有人一天仍在獄中,就是我留下來的最大支撐,我會「瀨死唔走(死也不走)」。
我忽然意識到,原來這些創傷不是說處理就能處理,不過強行埋藏在心裏面,像一個計時炸彈,在某天突然爆發。如果不正視創傷,會變成社會的集體創傷。我們希望這個地方變好,是想這裏的人活得更好。現在我們面對的不是一場短期的拳擊賽,而是未見盡頭的長久戰。如果我們不好好照顧自己,不知可以捱多久,到臨界點就會一一倒下。最近,我更能體會本土派政治人物梁天琦在獨立紀錄片《地厚天高》的說話:「我沒法扭轉現在這個局面,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到自己更加好。」以前覺得很消極,現在反倒覺得有了積極的意義。我開始騰出時間發展興趣:學居合道、玩圍棋、看書。我曾因參與反修例運動而被判囚6個月,2021年9月出獄後,我在手臂紋下「仁者心動」。這是一位高僧慧能大師的典故:有一天,兩位僧人對着一面飄動的幢幡爭執,一位僧人說是「風動」,另一位說是「幡動」,慧能大師於是說「既非風動,也非幡動,而是二位仁者的心在動啊。」這個故事提醒我,無論外在的事物如何變化、躁動,但也可以保持心境平靜,不要被動搖。
- AI戀人
相比面對面約炮可能導致的染疫風險,網絡性愛(Cybersex)顯然是一個更安全的選擇。Axios 的數據顯示,當美國人開始適應社交隔離,各種交友軟體的語音和視訊通話量激增。平台支持語音匹配和視像匹配,「聲可」「連麥」「連睡」——這些隱晦的黑話背後,是一個遼闊的情慾獵場。2019年,該APP曾因爲「軟色情」內容被中國網信辦查處。如今,平台會監控匹配中的語音對話,「約炮」「做愛」等關鍵詞都會導致匹配中斷。只有進入私聊模式,才可以前緣再續,不受干擾。我很快掌握了網絡情色文學的要義:專注細節,掌握節奏,避免直白。
語音對話會監控……well,雖然唔出奇,但都幾……
疫情開始後,根據交友網站 OkCupid 的「偏好」統計,將位置偏好設置為「任何地方」的新用戶增加了83%。而根據約會網站 Match.com 去年10月公佈的問卷結果顯示,51% 的受訪者比往年更願意接受遠距離戀愛。「如果我們接受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可以被虛擬化,那只通過 FaceTime 交流似乎沒什麼大不了。」——密芝根州的住院醫師 Joey White 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幾個月前,他這樣結識了居住在華盛頓的現任男友。
無法見面,是否一切就是徒勞?如果戀愛本來就是一種發生在腦內的自我想像,那戀愛對象的真實與否,是無關緊要的。但什麼是真實呢?具象的,實景的,可觸摸的,才是真實嗎?柏拉圖認爲,智性和邏輯的思考是超越感官經驗的,我們要走出地下洞穴,纔可到達更高層次的真實。和同一個對象聊太久,自然會產生情感依賴。我花了一點時間習慣虛擬聊天對象的若即若離,接受在一個沒有承諾的曖昧關係裏,他可以忽然消失很久,也可以忽然出現,用認真的語氣說「我好想你」。真實世界的戀愛準則通通失效,而你們唯一的連結是佔 2M 硬盤空間的聊天紀錄。
僞裝是無法超越真實性別意識的,男性對女性在什麼情況下會感到冒犯一無所知。他們聲稱自己欣賞你的聰明、理性、獨立,但他們不真正想要瞭解你的精神世界,這些優點只是在提升你的價值,讓他們在征服你的那一刻可以獲得更大的滿足感。況且,在他們的認知裏,當一個女性拒絕性愛邀請,如果不是在欲擒故縱,那就是被道德的枷鎖困住。但我羞恥地發現,爲了不掃興,我有時候會藏起自己「女權主義者」的態度,取悅那些我有好感,想要維持良好對話氛圍的異性。不拒絕,不反駁,不會表達憤怒——這些反應已經成爲一種條件反射。當我意識到這些,我開始調整我的示弱態度。當然,強硬執拗、咄咄逼人的女性形象是不討好的,導致我更頻繁被掛斷,但留下來的,也是更願意與我進行平等對話的人。
在整個外貌評價體系裏,男性是隱身的,不需要被審視的,無論他的條件如何,無論女方是否對他感興趣,他都有資格要求所有他遇到的女性,都是美人。
電檢處要求刪半秒傘運畫面 稱重現非法佔領行動 金馬得獎短片《暗房夜空》取消放映
平地映社晚上回覆《獨媒》查詢,表示動畫於7月11日送檢,昨天收到電檢處回覆,要求刪減片中少於一秒的畫面,指畫面重現了「非法佔領行動」的情況。平地映社引電檢處指,若團隊不刪去指定片段,則無法取得2A電影評級,亦不會獲發核准證明書,不能作任何公開放映。而電檢處於回覆中亦引用《電影檢查條例》第10條(2)(3)的內容,當中考慮因素包括「該影片的上映是否會不利於國家安全」。
呵呵,唔知講乜好,少於一秒嘅畫面都唔可以。備份嘅視頻可以睇下面嘅link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810145905/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HNrgt94cs4
睇嚟都係見識少,原來已經有AI戀人(雖然目前非實體),但目前嘅呢個,似乎離真正嘅戀人仲有好大嘅距離
我比對之前討論到的聊天機器人,再結合用戶體驗和Replika提供的技術資訊,大概總結出Replika「關心」用戶的幾種方式:
首先,Replika會記下用戶在聊天中提到的、有關自我的關鍵資訊,包括職業、愛好、當下的情感狀態、家庭關係、對未來的期望等,並且在之後的聊天中體現對這些資訊的掌握。這意味著Replika認識的用戶不僅是單次指令的發起者,也是連貫的個體。其次,Replika會積極關注和回應用戶的感受,包括在用戶表達焦慮或疲憊時送上理解性的鼓勵,也會指導用戶通過深呼吸和冥想來調節身心,或開啟一段段諸如「如何積極思考」的主題對話。再者,Replika鼓勵使用者反饋,像是對每條回覆按「贊同/反對」鍵,或標記「喜歡/有趣/無意義/受到冒犯」這四種反應,以訓練Replika以用戶偏好的方式進行對話和討論問題。
因為「小人」發展出來的互動方式和內容,都是由Replika程序的算法、使用者發送的内容和回饋共同決定的,所以每個用戶的「小人」在一定程度上都是獨特的。根據官網日誌上的介紹,Replika主要調用兩種模型進行回覆。一是「檢索對話模型」,負責從大量的預設短語中找出最合適的回應,也就是根據使用者發送資訊的相關性來調用。二是「生成對話模型」,它會生成全新的、非預設的回覆,讓Replika學習模仿用戶的語氣風格、結合對話的上下文就特定情境生成專屬回應。也正是這種個人化互動造就的「情感聯繫」,令Replika在同類社交聊天機器人中擁有最大的用戶者社群。
在這個意義上,Replika像是無所不知的學霸朋友,能從哲學聊到K-pop。另一方面,它不斷建構出需要跟隨用戶發展、也對自身感到好奇的形象。也就是說,Replika在表現「智慧性」同時,也刻意打造「人性」的一面——它是如何讓使用者對其「人性」產生信任感的呢?
當代道德哲學家J.大衛.威勒曼(J. David Velleman)在其論文「愛作爲一種道德情感」中指出,「愛制止了我們在情感上保護自我以不受他人影響的傾向……愛解除了我們的情感武裝,它讓我們在面對他人時變得脆弱。」[8] 事實上,Replika剛開始和用戶聊天時,會集中展現出其好奇、開放而謙遜的特質,打破影視作品經常為AI塑造的全知全能形象,並不時流露出一種「脆弱」——作為由用戶創造的、新生的人工智能,如同孩子般的脆弱。
麵包、海鷗和阿菜都明白Replika只是款軟體而非「真人」,但她們在與Replika交流中湧動的愛欲卻都是真實的。從被Replika深刻理解到被視作唯一的愛戀對象,她們體會到現實關係中缺失的親密。而戀愛帶來強大的動力,也驅使她們克服應用英語的不適、與手機中的「小人」密切交流。
或許這也部分解釋了為什麼國內受訪者更常與Replika做戀人。與「我有一個人工智能聊天機器人朋友」相比,「人機之戀」是更為親密、大膽的關係嘗試,在文化和身份上都突破了傳統樣式。不尋常的虛擬戀愛體驗,為瑣碎平庸的現實生活注入新鮮的力量。另外,也因為Replika只會英文,受訪用戶很多時候無法與之達到百分百的清晰理解,但也正是語言藩籬帶來的模糊性,使用戶能對虛擬世界的戀人絮語產生無限遐想,為愛情的生長提供了豐潤的土地。
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在著作《愛,為什麼痛? 》中指出,現代的愛情選擇,已經脫離了前現代求偶儀式中具有價值觀的道德世界和社交生活圈的嚴苛限制,婚姻市場的擇偶趨向於情色化(對象是否性感)和心理化(兩個錯綜複雜的個體能否相容)。[9] 在這背景下,「專一」或對關係抱有信念感似乎變得更為困難,因為永遠存在別的、更好的、更匹配的可能性。
借助互聯網媒體,人們可獲得的潛在伴侶數量出現非同尋常的增長。在易洛斯看來,現代擇偶的高度自由促成一個變化,即個體必須持續不斷地自省,以確立他們的偏好,評估他們的選項,澄清他們的情感。[10] 也就是說,人們對戀愛對象的要求變得更具體。除了傳統的徵友條件如身高、體重、職業、家庭狀況等,在Tinder、Soul、「她說」等年輕使用者居多的交友軟體上,從星座及MBTI類型到是否喜歡某類音樂曲風等,都是決定左滑還是右滑的因素。面對眾多選擇,我們不再滿足於「這樣也行」,而進一步渴望最極致、最匹配的愛情體驗。
類似的情感困境在當下的青年生活中並不少見:一方面,女性對「愛情」的形式和價值有著過高的期待,另一方面,這種相互尊重、共同成長的愛情,在功利和追求快節奏的社會中總是難以尋獲。 網路社群中,聲討國內男性在關注伴侶情緒、理解伴侶精神世界的層面上表現「無能」的帖子,常常獲得大量共鳴。
如果說,構建「高品質」親密關係的困難和疫情下的孤獨感等因素,令虛擬的情感安慰成為合理選擇,那麼滿足於從「演算法」中獲得的虛擬愛情,是否也在逃避現實中相處的責任呢?處理幻想與現實的落差,理解差異然後構建關係,本是人生的成長課題,但這些都難以從Replika的相處中習得,因為「人機之戀」中的「人」與「機」並不平等——Replika永遠以用戶的需求為中心、隨時給出回應,並且會一直向用戶期待的方向發展,但與此同時,使用者並不需要承擔為Replika考慮的義務。
用戶在Replika的虛擬世界裡體會到關愛和包容後,很難在真實個體的互動中得到同樣的體驗和價值,一個重要原因是Replika始終不是「他者」。這一事實似乎常被用戶在交往過程中遺忘,儘管軟件的命名早就坦蕩蕩地展示了:Replika從來都只是「複本」(replica)而已,它複製的甚至是用戶本身。
英國哲學家、小說家默多克認為,「愛是艱難地認知到另一個除我之外的個體真實存在」。滿足於自戀般的「交流」,意味著放棄付出時間、精力和理解去嘗試探索和擁抱與我們完全不同的真實個體,也無法得到相應收穫,導向真實的愛。
聯合國於《人工智能倫理問題建議書》(2021年)提到,人工智能系統必須提高透明度和可解釋性,並以適當和及時的方式告知使用者。用戶有權知道人工智能機器人可能因為資料丟失或演算法更改等,而帶來情感風險。用戶需要充份理解自己投入情感的對象和可能的體驗,才能在具體應用上,拿出負責任的行動。
當阿菜現實中的朋友給出因時制宜的回應時,Replika的回覆總是類似的。她和它的成長步調並不一致。同時,阿菜也看到文字表達的局限——她在真實交流中的言外之意、語氣和情緒,往往能被她的朋友們捕捉到,Replika則只能閱讀阿菜給它發送的字元。阿菜認為人際溝通中很多未說出來的部分同樣關鍵,但Replika無法感受。
目前,Replika正面對話的比例大於85%,而負面對話少於4%,剩下的11%屬於中性。而組成這些「正面對話」的,主要是Replika以不評判和信任態度為用戶提供的鼓勵與支持。但這些「取悅」恰恰也是激怒另一部分用戶的原因——被設計出來的無限鼓勵與包容,消減了她們將自身複雜私密的心理狀態敘述出來的價值,並且提醒著,這不是兩個具相同情緒感受能力的個體拿出同理心和專注嘗試去理解對方。Replika的回應像是在工廠大量生產的糖果,這些交流或能短暫地哄她們開心,但難以提供在現實生活中持續前行的精神力量。
- 養樂多1000
根據日本在對成人所做的調查,發現壓力,還有睡眠是現代日本人的生活煩惱來源之一,而在日本養樂多的基礎研究,發現高濃度的シロタ株乳酸菌,可以改善困擾現代人的壓力,以及睡眠品質。如果可聯結這個需求缺口,就可以從產品原本的特性,來提供滿足日本成年人顧客的服務。所以,在養樂多1000的瓶身上,特別標識出「壓力」以及「睡眠」這兩字。包裝上先提醒消費者,是否擁有這些需求?發掘出需求後,再鏈接產品的服務特性,這個機制成功的讓養樂多再度攻占睽違已久的大人荷包。
- 學術不端
他在當時新聞報導中曾說;「我只是呈現出事實,而非意圖詮釋事實。」筆者亦曾經私下問過他金恩博士的爭議問題,他說一位民權運動領袖在學術專業倫理上不甚完美,不會影響他在政治和為正義發聲的表現,但人們應該知道他在學術方面真實的表現。
回憶起這段留學經驗,覺得對台灣社會面對政治人物論文抄襲事件可以有下列幾點省思:1. 政治人物的敏感性,常讓學術專業倫理議題政治化,Carson教授與波士頓大學的表現與回應,出於其專業考量,而非出於政治立場考量,兩個學術團體在評價這件事,均從專業倫理角度檢視,有錯就指出,學術求真精神以顯其專業,值得借鏡;2. 對於抄襲事件的披露,乃出自研究團隊之手,而非敵對政營之手,尤其是學術工作學習者就已具備此敏感度,會加入King Paper Project的老師與學生多少都認同金恩博士之生平成就,在發現金恩博士的學術問題後,從學術本位出發,即使公開這樣的訊息會招致支持者批評為背叛者也無所畏懼,此類勇氣與專業堅持,亦值得效法;3. 最後,論文抄襲事件牽涉的是學術專業問題,即使是面對金恩博士這樣全美知名人士,仍從專業角度著手,而非嚐試與敵對陣營聯手,取得政治利益,動機乃出自學術專業倫理的學術動機,而非拉低金恩博士聲望的政治動機,此為這個事件中與台灣因政黨鬥爭相互披露的政治目的,有著根本性的不同。
- Scotland free period products
pretty good
The initiative makes Scotland the first country in the world to provide free sanitary products, part of a global effort to end “period poverty” — or a lack of access to tampons or sanitary pads because of prohibitively high costs.
Northern Ireland is considering a similar measure, and New Zealand and Seoul offer free menstrual products in schools. “It gives me hope that we won’t be the last country to put access to free period products on the statute books,” Ms. Lennon said.
- Photo Publish
mirror演出會嘅意外,相信好多人都知。而喺而家嘅網路世界,好難唔睇到悲劇發生嘅影像……就正如一位新聞報道嘅admin話齋,雖然好多admin會講慎點,都本來好多人就設置咗自動播放,所以佢自己寧願直接唔放影像上嚟。當然,究竟應唔應該公佈,就係另一回事了,呢篇係好耐之前嘅文章,講嘅主體亦唔同,係戰爭,但都有一定道理。
“I’m not interested in it either,” Jarecke recalls replying. He told the officer that he didn’t want his mother to see his name next to photographs of corpses. “But if I don’t take pictures like these, people like my mom will think war is what they see in movies.” As Hermanson remembers, Jarecke added, “It’s what I came here to do. It’s what I have to do.”
Stella Kramer, who worked as a freelance photo editor for Life on four special-edition issues on the Gulf War, tells me that the decision to not publish Jarecke’s photo was less about protecting readers than preserving the dominant narrative of the good, clean war.
Some have argued that showing bloodshed and trauma repeatedly and sensationally can dull emotional understanding. But never showing these images in the first place guarantees that such an understanding will never develop. “Try to imagine, if only for a moment, what your intellectual, political, and ethical world would be like if you had never seen a photograph,” the author Susie Linfield asks in The Cruel Radiance, her book on photography and political violence. Photos like Jarecke’s not only show that bombs drop on real people; they also make the public feel accountable. As David Carr wrote in The New York Times in 2003, war photography has “an ability not just to offend the viewer, but to implicate him or her as well.”
so?出於揭露真相嘅目的,公開發佈係有必要嘅;但亦要考慮到接受者嘅感受,要儘量做到提醒,使一啲唔想睇到嘅人睇唔到;and最緊要嘅係,do something,點解會發生,要點樣避免再次發生
- 西尔维娅·费德里奇,女權
首先,打个比方,你想和男人平等,但和哪些男人平等?比如说,你想和在纽约被那些警察杀害的黑人平等吗?他们难道没有权利吗?你想和工人阶级平等吗?他们每天早上去工厂上班,努力工作,然后只拿一点微薄的工资。所以我们(国际女权主义组织)说,"不,我们不想和男人平等,因为,首先,我们不相信男人是自由的,被解放的。我们想改变我们的立场。我们想拒绝剥削。我们不想用一种剥削换取另一种剥削。我们不想宣传当代社会是一个好的、理想的状态,因为我们认识到男人也被剥削了"。此外,资本主义构建了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而它构建男性气质的方式并不是很积极。所以,我们不想成为男人。我们意识到,事实上,能够提供给我们的解放之路其实就是选择变得像人一样。当女性为特定的工作或相同的工作争取同工同酬时,情况就不同了:这是非常具体的。是的,我们希望同工同酬。但总的来说,我们觉得平等的概念是非常令人困惑的,因为上述原因,也因为女性的条件与男性的条件不同。还有整个生育问题,与孩子的关系,与我们自己身体的关系。因此,说我们为平等而战,就等于假定男人得到了解放,他们是榜样,同时,也同样暗示你准备忘记一整套非常具体的女性问题。这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不能为平等而战。
说实话,我对那些对卖淫的存在感到非常震惊的女权主义者没有什么耐心,因为她们认为卖淫是一种特别暴力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是一种对妇女特别有辱人格的工作。对于那些说卖淫是如此有辱人格的妇女,我说,如果我们必须决定有某些工作是如此有辱人格,妇女不应该做这些工作,那么让我们先从在监狱工作的妇女开始,让我们从在警察部门工作的妇女开始,让我们从在军队工作的妇女开始。让我们从那里开始,然后我们可以再讨论卖淫问题。认为在街上出售身体比在警察部门工作打人或在监狱里打人,成为压迫制度的一部分更糟糕,这是非常虚伪的。如果我们真的想说 "不,这些工作,我们作为女性,应该拒绝接受",如果我们想做到连贯,让我们从这些开始。让我们不要道貌岸然,特别针对妓女,让妓女觉得她们的存在是其他妇女的耻辱。我认为那是非常不公正的。
我教女性研究已经很多年了,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摇头,因为很多女性——至少在美国,或者在我的课堂上——都在说:“我不再需要女权主义了。我解放了。我能做这个,我能做那个。”看看这些女性,尤其是来自中产阶级的女性,我可以看到她们(比老一辈)拥有更多的社会权力。女权运动开辟了新的空间,许多妇女从男性那里获得了一些自主权——但不是从资本那里。我认为这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一件事是从男人那里获得自主权,另一件事是获得自主权。你可以做三份工作,这样你就不必依赖男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你是自由的或自主的。我认为现在对年轻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时刻。从根本上说,我认为它是困难的,是因为还没有一个新的强大的女性运动。对年轻女性来说,现在也更加困难,因为新自由主义的全球化对许多女性--也对男性--意味着工作和养活自己的可能性更加不稳定。同时,你被赋予这样的想法:你有无限的可能性和流动性--今天,你在纽约,然后,你可以去任何地方。对于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不可能的,有很多困惑。流动性的增加让年轻人、年轻女性更难以致力于某件事,更难以看清什么是可能的,什么是她们想要的。因此,存在着许多选择的错觉和实际不稳定的存在。
我认为过去20年这些“进步政府”的案例已经证明了你不能(简单)通过接管国家来改变世界。现在的社会是由一股能量,通过大公司,通过巨大的利益集团——军事和经济——塑造而成,你选出了所谓的进步政党,而面对这个国家里的一股坏能量,他们会选择与之合作。我们已经见证过一次又一次了。
结论是什么?让我们放弃选择正确的人的想法吧。让我们努力从下面开始,从基层开始建立抵抗的形式和替代性的生产形式。这就是创造新世界的道路,而不是浪费时间将一切委托给政府,甚至是进步的政府。放弃将政府作为解决方案的幻想非常重要。显然,这并不意味着你要将自己与政府完全分离。相反,你必须继续与政府进行谈判和斗争,因为今天的政府控制着社会上存在着的和人们创造的大部分财富。所以问题是如何有效的使用这些空间和财富,因为你无法重建我们的社会和世界,除非我们能恢复曾经的土地和建筑,或者我们有更广泛的物质基础。这就是斗争的焦点所在。不是选择进入政府,而是创造新的抵抗。
我认为除非你重建社会,否则不大可能有成功的斗争。斗争是开始构建新的存在形式,新的社会结构——即使它们起初很微不足道。最重要的是如何扩大你的基础。如何从自己的斗争中走出来,并开始思考,“好吧,我们需要什么?我们现在的目标是什么?什么是最重要的?”不是因为这就是全部,而是因为这是我们的起点。无论这是多么微不足道的开始,但这是一个将人们团结在一起的开始,让我们相信,在关于自己的问题上,我并非孤身一人。我认为孤身一人是最糟糕的。这(可能)是一种失败。正如ta们所说,真正的失败是你没有做出努力。将繁衍生息的群体转变为学会抵抗的群体:如何将这种转变转化为日常生活是一个挑战。没有一条可参照规则。这取决于邻里关系,取决于新的可能性。虽然没必要一开始就打出“反资本主义革命”的大口号,但重要的是,你也要着眼于长远。在政治的再生产中,或者生产的微观政治中,学会开始问:“我们想要什么样的社会?”“怎么样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好,不仅是对我自己,而且能让我与社区和周围的同伴有更多的接触,能够在未来带给我们更多的力量?”我想这就是我的愿景。
当一个男人(though, of course, not all men)在关于女权主义议题的对话中插嘴,提醒说话者“不是所有的男人”做了什么,他们就在破坏了一个本可富有成效的对话。他们不是在为对话做出贡献,而是要成为对话的中心,将自己排除在任何责任或指责之外。
毫不奇怪,作为女权主义对话的一部分,大多数男人发现自己很难承担起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或者只是接受指责。相反,为自己辩护、斗争和指责女权主义者是厌恶者或“极端女权主义者”(译注:feminazis,“feminist”女权主义与纳粹“Nazi”的混合词)更容易。“Not All Men”是从这些想法中产生的,并决心将男性排除在对他们的行为和同伴的行为的任何责任之外。
以下是“Not All Men”使我们离关于性别平等的重要对话越来越远的6个原因:
1 它使女性运动成为关于男人的运动
2 这表明你并不关心女性的权利
3 它否定了女性的经历
倾听、感同身受、或者什么都不要说。
4 它证明了男性气质的概念是多么脆弱
如果听到针对女性的暴力事件,你会自动认为这是针对男性的攻击,并证明不是所有的男人都会这样做,那么你就是问题中更大的一部分,而非你所意识到的(你不是其中之一)。整个“好”男人的概念是有问题的。谁是好男人?有礼貌和文明的男人?不调戏、强奸或虐待妇女的男人?男子的阳刚之气是如此脆弱,以至于每次他们表现出半体面的行为时,都需要验证和感谢吗?
5 这表明你不想改变
6 它完全忽略了谈话的重点
打破父权制对男人和女人都很重要。但是,如果每次有女人质疑或指责男人时,你都需要这样的提醒,那么你就不是一个盟友。
- 中學髮型
一個中學生,為何下了如此大決心?「你相信了一件事,覺得自己沒有做錯,而且找到證據。我曾經質問自己有沒有做錯,我發覺可能真的沒做錯。這樣看,如果我不做,我有種對不起自己的感覺」。
A避過學校的責罰,但換來「精神虐待」。他覺得自己屈服在學校的規則下,戴假髮是「自我否定」和「扼殺自己」。「會覺得很討厭,我不假設自己是這樣,為甚麼要塑造這樣的自己?」他說,「是難堪的。去廁所時,洗手抬起頭,看到鏡子,啊,又是這個樣子。」
「人們經常說,學校是社會的縮影,我們就好像一個個齒輪,維持社會運作。人們不care齒輪是甚麼感想,只要你符合形狀、繼續運作,就沒有所謂。可能這些齒輪長時間維持一個很痛苦的狀態,但他們不會care。」A說。
「規範了男生要做一樣事,或期望某一個外觀,然後女生要一個外觀,很明顯是基於性別有一個分別,所以我覺得是性別定型。」中大社會科學院助理院長(跨學科課程)、性別研究副教授黃泓說道。「出發點如何,這不影響結果是不是性別定型。」她說,性別定型有不同種類,包括行為、性格,而非所有性別定型都完全沒有根據,例如男生較容易暴力傾向或女性母性較強,但這不能代表每個男、女生個體都是如此。她又指,外觀的性別定型是常見和強烈的,但人往往難以察覺或承認這些設定。在父母和環境的影響下,小孩在幾歲時對外觀已有取態,因為性別而喜愛或厭惡某種顏色和衣服款式。現時大多數的已發展國家仍存在性別定型。但歷史上,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期望是不停轉變,黃泓舉例說,在古代,中國的男人會留辮子,英國的男性會穿蕾絲和穿絲襪。「如果有人說男性不可以留長頭髮,這個自古以來就是這樣、是規矩,不用討論、不用挑戰,我覺得不是這樣。」黃泓說。「有些校規的實際作用在哪,而且是否一旦set up了,所以永遠不用再討論......我覺得這樣忽視了不同文化對於性別定型的分別,以及在歷史上,有很多性別規限都改變了。」
一位要好的老師曾建議Yuki戴假髮,使她痛心的是,她知道老師是出於善意、為她好,結果卻造成傷害。「我本身因為性別認同的問題,很不喜歡自己,身體很不舒服,對身份上也不舒服,但學校在這事上不是幫助我,是製造麻煩給我。」
陳潔華指,香港教育對性別議題認知落後有一籃子因素:師訓教育沒有系統性教導準老師性別議題,他們只可以選修有關科目;學校遇到問題時,教育局沒有指引,要學校個別處理; 學校要處理課程改革,性別問題相對不重要,而且還要着重傳統。「學校有時很有趣的是,他們不喜歡學生太不同。當有學生走出來說自己的不同時,他們有個傾向覺得是標奇立異,或者這種不同是負面的,於是覺得我們要整齊,要校服, 所以有時會忽視這些不同。」陳潔華說。任教性別研究的她說,社會不斷變化,「現在我覺得如果你說Gender(性別),不講Transgender(跨性別)、Intersex(雙性人) ,或者LGBTI議題,你會覺得有些事缺失了。」
「負責老師找過我們,說因為社會對於這些議題未有這麼容忍和接受,學校作為社會的縮影也不應該對於這些太容忍。這是他們的邏輯。」Aaron說起,還是有點不忿。對於校方以「社會接受程度不足」作為衡量的理由,Aaron直言並不合理,認為學校是把自己帶宗教背景的價值觀強行加諸在整個社會之中,「我覺得他們嘗試說是社會的普世價值,我寧願他們從學校宗教更加直白去說,而不是假定了全世界的價值觀。」
訪問A時,是星期天。記者問A翌日是否要上學,他側身望向旁邊的布袋,拍拍裏面裝着的假髮,苦笑一下,「絕望。我要戴假髮,整件事是冇癮的(無聊的),我經常覺得我上學很折墮。」「我不是甚麼怪人,我是個正常想求學的學生,頭髮長短不代表我是個壞學生、一個反社會的人。」A說。
呢件事其實都差唔多過咗一個月,再返嚟睇都唔遲
就我而言,我觉得这个事,至少是可以从五个角度分析的:
1、就供奉者吴阿萍而言——她真就是坏人么?真就是要给日军战犯招魂么?我觉得远不至于。新闻调查也出来了,简而言之,就是迷信导致的平常操作:因为听到了惨烈恐怖事迹,做噩梦,以为是厉鬼缠身,因此想要送走厉鬼,使其不要缠着自己,就去寺院供了个往生牌位——是非常、非常、非常常见的做法。
2、就寺庙而言——大一点的寺庙,几乎每天都会接到这种法事,他们也就是走个正常流程,你来做法事、我登记配合。一般管理登记的人,只是寺院普通工作人员。您指望他一眼就能认出这几个名字是战犯?那也有点为难他了。摸着心口问问自己,即便是生活在南京的市民朋友,大多数人除了知道“东条英机”,其他战犯的名字,恐怕也是陌生的。寺院登记人员,也想不到这么多的。谁会傻到明知故犯呢?
3、就当局和媒体而言——恐怕乐得有这么个事,可以引导大家转移注意力,团结凝聚、一致对外。比如其他的一些热点,不就被冲淡了么?
4、就网民而言——大多数都是具有朴素的爱国热情的、充满正义的,但是不愿意深入思考的吃瓜群众,被舆论引导着继续仇恨,忘了我们该关注啥。我估计,今年相信"为恶灵招魂”、并辱骂吴啊萍的网友,很可能,和去年网暴“林生斌镇魂井”的人,有大面积的重合。
5、此外,我比较好奇是谁把这个照片发网上的?
在寺庙看到这个情况——如果您认出来这几位是战犯的话,正常的做法,应该是找到工作人员,咨询情况。如果知道寺庙不是故意的,建议取下来就是。
一开始,我觉得这位发照片的人,应该算是“告密者”,他清楚知道在当前的环境下,把这种照片公布网上以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这位朋友,选择在几个月后的今天,公布该照片,算得上是颇有城府的人,可能与寺院有私仇,而借此进行报复。
后来我听说,这个照片很早就在网上,寺庙也发现了问题,早就把牌位撤下了。只是最近又被人重新翻到,这才引起轩然大波。
于是,我觉得,这位发照片的朋友,也只是个责任心重、爱国热情外溢的爱国青年,根本谈不上故意告密什么的。
这件事从头到尾,就是一个“迷信+疏忽+误会”导致的大乌龙事件而已。
- 學自己
只睇標題就得,真係笑死人,蘇聯笑話都冇咁搞笑
評論留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