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刊
跨年唔開心都唔緊要;Democratic breakdown;美國中產消失緊?;US created enemy;報復性挨夜;女性増患癌;烏克蘭-美國;減肥醫糖尿;"let them theory";新能源車企解散潮;Trump;移加新港人;
因為發生咗好多事情,所以,本年度首刊又停咗好耐
ok啦,我知大家都唔會care嘅哈哈
and,今期開始,會更加專注於自己感興趣嘅話題,所以,內容上可能會比之前嗰啲少,somehow可能都少唔到去邊嘅,不過應該唔會再成日有預計兩粒鍾閲讀長度咁多,但好似都未必?就係噉喇,下期見!
- 美烏

後邊都有繼續呢個話題,但呢篇我想放第一
如果我們回顧前任,拜登(Joe Biden)政府在戰爭期間「好像」從未公開與俄羅斯談判,對吧?他們總是強調「美國會支持烏克蘭,只要烏克蘭需要,我們就會站在烏克蘭這邊」,但接著就會出現各種未知狀況,讓美方的武器援助被阻擋或延遲6~8個月才送達。後來我們才明白,原來拜登政府與俄羅斯之間其實有一條祕密溝通管道,而這件事他們從未告知我們。
就這點來看,至少川普政府坦率講明:「是的,我們正在與普丁對話,美國正在為你們談判。」但拜登政府則是背地裡做這些事,卻什麼都沒跟我們說。
所以其實可以講,之前美俄只係各取所需,而家?有冇乜嘢唔同?可能都係冇……
當然,爭取到和平可能好好,但如果只係虛假嘅和平,而選擇恥辱嗰一邊,戰爭都會好快降臨(歷史已經多次敍述相同嘅嘢)
- 跨年唔開心都唔緊要
當天也來到大安森林公園的陳小姐表示:「在那個時間、那個地方,我感受到彼此間有著很深的連結。雖然都是陌生人,可是當下我們之間產生了一種特別的情感。這種感覺真的很特別,也讓人很感動。」
「在那樣的場合,如果你哭了,真的會有人來安慰你,而不是指指點點。」
令人會心一笑的搞怪創意,是「在大安森林公園一邊哭一邊跨年」在網路上爆紅的原因。但活動發起人李思翰則認為,這項活動真正打動人的是「不開心也沒關係」的精神。「有些人可能會覺得,跨年夜時單身或獨自一人很可憐,」
「但跨年夜傷心是可以的,你不一定非得在這一天感到快樂。」
《愛情萬歲》導演蔡明亮則感謝活動發起人與到場參與者,「不管當晚你哭過還是笑過,都希望大家可以好好的珍惜日子,愛自己,愛生命,愛世界。」
it's okay not to be okay
- Democratic breakdown

Competitive authoritarianism will transform political life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Trump’s early flurry of dubiously constitutional executive orders made clear, the cost of public opposition will rise considerably: Democratic Party donors may be targeted by the IRS; businesses that fund civil rights groups may face heightened tax and legal scrutiny or find their ventures stymied by regulators. Critical media outlets will likely confront costly defamation suits or other legal actions as well as retaliatory policies against their parent companies. Americans will still be able to oppose the government, but opposition will be harder and riskier, leading many elites and citizens to decide that the fight is not worth it. A failure to resist, however, could pave the way for authoritarian entrenchment—with grave and enduring consequences for global democracy.
都真係幾誇張,司法、執法、教育、媒體、甚至潛在吹哨人……當然,都應該有信心,美國嘅民主冇咁易玩完,始終有制度喺度,同埋大眾支持度未夠可以為所欲為嘅地步
- 美國中產消失緊?

從另一個角度去睇美國經濟
根據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發布的調查,1971年有61%的美國人屬於中產階級家庭,到了2023年已下降至51%。
過去幾十年中,越來越多美國人逐漸自中產階級消失,無論是向上進入高收入階層,還是向下墜落至低收入階層,在在反映出美國經濟和社會結構變化。
居住在奧克蘭的餐旅顧問米特羅夫(David Mitroff)接受記者訪問表示:「中產階級正不斷縮小、縮小、再縮小。現在基本上就只剩下富人和窮人,我已經不清楚誰算是中產階級了。過去,中產階級的定義容易許多,它曾經是一個很明確的概念。如今在我看來,只有富人和窮人,這就是現在的情況。」
都係嗰句,橫向對比係唔差,但縱向就明顯冇咁好。歸根到底,其實都係因為現時嘅新興產業唔夠有力,冇辦法保持高速增長,而美國又冇可能去壓榨服務業(都幾羨慕講真),所以中產同低中產嘅差距縮細咗,被逼要消費降級,但又講真,喺經濟增速放慢嘅情況下想要維持以前嘅高消費本身就唔現實。噉講好似好mean,但講開又講,之前都嘆咗咁耐好生活,係時候平等啲噉體驗下絕大部分人類嘅生活
米特羅夫則向記者表示,美國很多民眾習慣刷信用卡、習慣負債,實際上他們沒有任何資產,賺錢只是拿來支付帳單費用,這樣下去是無法積累財富的。
他強調,如果要避免往窮人那一端墜落,投資是絕對必要的,「讓你的錢替你賺錢,這才是你應該要做的事情。如此一來到年底時,你才會發現,除了工作賺的錢,投資也幫你賺錢。你才會看見自己正從中產階級向上層階級邁進」。
呢個都好現實,花未來錢本身就係一種福利(當薪資增長快過利率同物價時),現時就冇呢支歌仔唱,所以都係好好地學下投資啦,如果想賺多啲錢嘆下嘅話
- US created enemy
In October 2003, the CIA launched an attack against a suspected terrorist in a mountaintop village, sending a trail of fire and smoke into the ink black sky.
Gunships strafed the forests where residents had run for safety. A cluster of wood-frame homes and a mosque were decimated; seven people were killed, some while fleeing.
The Americans declared the strike a success, a refrain that would become so common it would lose meaning.
In reality, the attacks had failed. Not only was their target not there, but the homes and mosque they struck belonged to a staunch American ally, a former governor of Nuristan named Mawlawi Ghulam Rabbani.
When U.S. forces came to investigate the damage, one of Rabbani’s surviving sons was there, wandering the scorched hillside, looking for remains.
“They acted like it never happened,” the son said recently from the family home.
所以好講究精準度而唔係「寧願殺錯」,當真真切切嘅死亡危機喺面前時,而又冇誠懇嘅道歉同挽救,人心就會慢慢改變,ally變enemy,當然,如果只係一件事嘅話未足夠,但只要冇意識到教訓,遲早會發生更多一連串事件
同時,可以理解軍事行動都非常依賴作戰「成功」嘅宣傳嚟鼓舞士氣同延續行動嘅正當性等,但如果結果係背道而馳嘅話……反作用力都會勁大
The Americans started building bases in the valley, giving Mullah Osman exactly what he wanted — a chance to prove that, whatever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s promised, they would bring death.
And they did. In their search for al-Qaida, they detained farmers and shepherds, dropped enough bombs to level a mountain and killed innocents, including a vehicle full of teenagers who failed to stop at a checkpoint.
But that violence only cemented the population’s hostility toward the Americans — and the growing popularity of the Taliban.
“We didn’t have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people, the culture,” Ostland said. “We didn’t really work with people or apologize for the bad things that happened. We got better at that, but it was too late.”
- 報復性挨夜

楊苡琪表示,報復性熬夜是種「補償心理」,為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心理學者阿德勒:「當人們因生理或心理問題感到受挫,會不自覺用其他方式(或在其他領域)來彌補這種缺憾,緩解焦慮,減輕內心不安。」
她說,工作讓我們感覺時間都被別人占去,獨屬於自己的時間(Me Time)便只能趁夜晚偷回來,希望通過熬夜彌補這一天的遺憾,對生活表達一種無聲的反抗或不滿。但熬夜會讓隔天更疲憊,專注力低下讓工作效率更差,導致日間可以作為Me Time的時間被浪費,只能通過報復性熬夜尋求心理的「補償」,最終陷入無法掙脫的惡性循環中。
每個時期應該都會有自己比較着緊嘅嘢,至少喺而家呢個時候,我自己更加着緊嘅係Me Time,所以暫時都幾中意而家嘅節奏同之後嘅規劃,同時都要一段時間就再次評估當前情況同自己嘅追求
- 女性増患癌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cancer has plummeted since the mid-1970s, when Pap smear screening to detect precancerous changes became widely available. But recent surveys have found many women are postponing visits to their gynecologists.
A Harris Poll survey of over 1,100 U.S. women last year found that 72 percent said they had put off a visit with their doctor that would have included screening; half said they didn’t know how frequently they should be screened for cervical cancer.
(The current recommendation is a bit complicated: Get a Pap smear every three years starting at age 21, or a combined Pap smear and test for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which can cause cervical cancer, every five years.)
有咗普及嘅及早診斷嘅手段,一開始好易可以及早治療,但時間耐咗,慢慢冇咁重視之後,就又唔同講法……所以喺宣教時,除咗重點強調最嚴重嘅問題,都最好有個綜合所有資訊嘅渠道或平台。雖則而家資訊發達好多嘢一揾就有,不過都因為噉反而更難睇到
The increases are driven by detection of localized tumors and certain cancers fueled by hormones.
Some of the rise results from changing fertility patterns. Childbearing and breastfeeding protect against breast cancer, but more American women are postponing childbirth — or are choosing not to bear children at all.
Other risk factors include genetics, family history and heavy drinking — a habit that has increased in women under 50. In older women, excess body weight may play a role in cancer risk.
- 烏克蘭-美國
Zelenskyy Forgot the First Rule of Dealing With Trump
無意幫Trump洗地,只係為咗還擊講咩協議演戲、陰謀論嗰啲嘢
只能講,要理解到Trump係點諗,先可以解釋到而家點解發生噉嘅事

川普的立場有三個基本要素:首先,他要在烏克蘭盡快完成停火,這不只是美國的需求,更是川普個人念茲在茲的目標。
其次是將責任、重擔全部轉移給烏克蘭和歐洲。我的意思是,包括安全、資金、區域穩定等等各方面的事務,川普都打算推給歐洲跟烏克蘭自行承擔。
第三,川普想與俄羅斯發展一種新的關係,並試圖重新定義這種「夥伴關係」的內涵。在這一點上,雖然烏克蘭是主要議題,但我們並非最關鍵的角色;美俄要發展的新關係,還涉及了中東、伊朗、中國、關鍵礦產、能源、戰略穩定、太空和北極等等的議題。即使我個人並不認為美俄之間能形成一段值得信賴的夥伴關係,但對川普和他那些普遍具有商人背景的團隊來說,他們必需重新發展這些關係,因為川普團隊清楚地知道:二戰以來建立的國際秩序,如今已不復存在。這也是他需要與俄羅斯深化合作的原因。
我們與川普的不同是,我認為就算原有規則崩解、舊有秩序不復存在,我們的所作所為仍必須建立在一些基本的原則和信念之上:我們的身分認同、我們的價值觀,以及我們追求的目標理想。
而他們的世界觀認為一切都是交易,所謂秩序不過就是一連串的交易架構起來的。但真是這樣嗎?今天的交易明天可能就被推翻,就算有交易的擔保人,但誰又能為擔保人作保呢?
我認為每個人看清楚事態的發展,大家心裡要有底,因為世界的全新現實正在到來。
so sad but true, it's new era
政治人物當前面對的最大挑戰,就是如何證明自己能夠有效地回應眼前的局勢。但一般民眾卻並未感受到這種壓力,他們仍處於一種無動於衷、對新局勢無感的狀態。要讓人們真正覺醒,理解局勢的嚴重性並達成共識、付諸行動,其實非常困難。而如果民意無法有效動員,一切推動都將受到限制。
呢一點都幾難搞
試圖取巧迴避只會把事情搞砸,關於這種面對敵國入侵時的停火協議,以及以和平為目標的談判時,無論過程會有多困難和痛苦,我們都必須進行坦誠的對話。
如果人們因為危機而做出反應,這個社會就是健康的。但當人們分心了、忘記對這個國家來說重要的事情時,就可能做出危害自己、國家和民族的行為。但我必須再次強調,這與精神和意志有關:如果沒有守護自由的精神,如果沒有意識到生活中哪些珍貴之事需要守護,有再好的武器和戰備也不一定能成事。
- 減肥醫糖尿

really good,而家考慮緊要唔要增肥哈哈,預防患糖尿
重點並非完全不吃碳水,而是聰明控糖、配合運動,提高胰島素敏感度,「台灣人一定要諧音梗,祝大家胰路同行,健康肝恩。」
- "let them theory"

It was during this time, watching a NASA launch on TV, that Robbins came up with her “five-second rule,” which would later become the premise and title of her 2017 book. The mental exercise is as rudimentary as it sounds: Count down from 5 — as if you’re a rocket — to launch yourself into whatever action you need to complete, whether that’s paying your bills, going to the gym, or, in Robbins’s case, simply getting out of bed. “Using 5-4-3-2-1, I pushed through the excuses, the anxiety, the overwhelm, and the fear,” she writes in The Let Them Theory. “Step by step, day by day, week by week, I slowly took the actions that put my life and career back on track.”
Rae Jones, a therapist at New York-based The Expansive Group, says that the self-help industry as a whole relies on consumers constantly feeling inadequate in order to make a profit. “The industry profits off of people feeling poorly about themselves and believing they need to change or fix themselves in some way, and therefore will absolutely encourage the very type of thinking that keeps the self-help industry in business and making millions,” they said.
如果永遠都想要更多,就永遠都唔會有滿足嘅一日……但,呢種渴求如果係來自於結構性嘅問題呢?
“As an upper-middle class, suburban, white mom, I understand why she’s speaking to my people,” says Sole-Smith. “We’ve been trained that the way we uphold all of that privilege is to keep going, going, going, achieve, achieve, achieve — and not actually look around and question the systems that are forcing us into all of these toxic standards.”
Overall, Robbins’s advice seems best suited for the sort of corporate-bred, high-achieving women she represents. You can let them do what they want, but never let yourself go.
- 新能源車企極越解散
听到CEO说,“如果现在签离职协议,还能去找下一家新公司把12月社保交了。”王浩宇心里做好的最坏打算是——可能未来几个月没有工资。会后,HR来谈离职方案,他还主动说:“我接受几个月没有工资,自己先垫钱交社保。”
这是多名员工的想法,跟公司共患难,以后企业上市,以元老级员工身份,拿到股权分红——这份信心来自百度、吉利两大股东背书,以及“懂车帝”的销量榜单。2024年9月,新款极越07上市之后,从外部数据来看,销量开始往上走,大家开始畅想,明年可能一个月卖到三五千台。“况且年底工作不好找,降薪或者去小公司还不如在这停薪留职捱几个月”,王浩宇说。
985毕业后,他找到一份待遇不错的车企,两三年后认识了妻子,前年迎来他们的孩子,计划着把两室一厅换套大点的。他离开传统车企来到极越,降了一点薪,因为“厌倦国企工作重复性高、更新慢,这个「从零到一」的项目有挑战,能带来成就感”。
陆明在一个新项目组,自主研发电子电气架构。项目组2023年底成立,一半人是新招,另一半复用其他部门员工。陆明介绍,目前极越上市的两款车,是在吉利的电子电气架构基础上做的,修改要通过吉利,相当于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而研发一套自己的架构,落实到一台车上,至少四年。
招聘他的领导,面试时也讲明了项目的不确定性,有可能成不了。但陆明当时判断,“既然开始自研,说明这个车企还是有希望的”。入职后,项目进程比他预期慢得多——在陆明的讲述中,本该在四月份发的第一版需求,到八月份才提出,还是非正式的,因为没有立项;本来计划六月立项,推迟到了2025年六月。
陆明之前在传统车企工作多年,原以为互联网企业,部门之间沟通更顺畅,结果“部门墙”也很严重,其他部门的配合显得滞后。陆明推测,部分管理层对这个项目可能还是犹豫,他渐渐不急了,“慢就慢吧,给发工资就可以了。”
根据公开报道,2021年3月,极越汽车的前身集度汽车诞生,当时百度和吉利分别持股55%和45%。然而第一款车型就卡在缺乏造车资质,在上海车展被叫停;集度叫停后,极越是吉利从已注册的品牌库里挑出来救场的。
员工赵书林在公司闪崩后才意识到资质的重要性,“如果公司有独立造车资质,即使破产,也会有企业冲着这块牌照来并购”。而在另一员工崔笑的叙述中,拿不到资质的原因归结于,前几年新能源汽车处在风口期,大量资本涌入,导致2022年开始汽车生产资质发放收紧。
12月17日流传广泛的一篇由员工匿名撰写“极越闪崩时间复盘”文章分析,公司闪崩是产能过剩和产业转型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据相关统计,从2018年到2023年,5年间共计超过400家新能源汽车企业消失。新能源车市场呈现两级分化:销量、产量飙升,但行业的另一面,是车企在激烈竞争下的淘汰赛。
well,所以究竟係咪跟風呃錢呢?當然就算全力投入自主研發都唔一定有好結果,但而家嘅狀況其實好大程度都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將啲熱錢燒到無之後就解散,相當合理
多名极越员工表示,公司上市分红的大饼一直在画,原本需要预留时间检测、检验的功能,直接到汽车上路还接着检测。负责测试的王浩宇说,“以前一个实验做完基本上几年,现在一年都出两台车了。”
供职于另一家新能源车企的技术管理人员孟佳然表示,互联网管理者在车辆制造中习惯沿用做软件的思维,要求快速迭代,“产品做出来,简单验证一下没问题,就推到市场,让用户去验证,并没有考虑真实的用户需求。”
他在传统车企工作过十年,“汽车开发周期至少两三年,经过两冬两夏,两个高温实验和两个低温实验,因为一些硬件问题需要长周期的耐久实验,才有可能发现,比如之前就出现过悬架断裂的问题。”孟佳然发现的问题,会通过邮件或会议纪要提出来,他刻意在每个环节留下文字痕迹,写明发现的风险点。
据孟佳然了解,就算管理层出身传统车企,也会在投资人的催促和同行压力下匆忙将车辆上市。大部分新势力厂家都存在这种情况,“车已经上市了,还在不停改,不停做实验。如果发现问题,就再改,甚至不惜上门给客户升级或更换。”
前研发工程师陆明一直没买新能源汽车,除了验证时间短,另一个原因是不放心供应商的质量。陆明认为,激烈竞争导致车企对供应商疯狂压价,而供应商“缩减成本最终肯定是质量下降”。
他举例,有的供应商投了很多钱做研发,临了准备往车上装的时候,突然被换掉。还有的供应商结账使用承兑汇票,拉长付款周期,结果被拖垮——新能源车在供应商圈被形容为“击鼓传花”的游戏,每人Auto曾报道,“不知道到谁手里,热闹就消失了,变成一堆找不到人兑换的空头支票”。
极越的经营者在成本上缺乏控制,对投资者怀有盲目信心,即使在资金迟迟未到时,新的门店依旧在推进,是这家公司在此轮媒体复盘中最为诟病的问题之一。
主要都係因為而家速度太快,唔快啲推出新品就會俾市場淘汰……但如果本身研發就係要好長時間嘅話……yes,要麼就只能喺原有嘅基礎上改良,如波音噉一個基礎機型可以用幾十年,雖然慢慢會有啲落後;要麼就冇
同埋呢邊都要多插一句,電車其實一啲都唔環保。從生產、發電到報廢都係好大嘅污染
隔壁组的河南老乡张俊义找到了零工,给鞭炮厂做设备升级,面色缓和了不少。截至16日,他已经投出去175份简历。张俊义一家三口住在天津,女儿5岁,房子在2018年高点入手,月房贷七千。妻子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稳定但收入不高,能维持日常生活,但家庭大头支出都要靠他。
2024年又多了两笔债务,一笔是媳妇借钱给弟弟结婚的60万,另一笔是自己借钱炒股亏的二三十万。媳妇和张俊义一样,都来自农村家庭,娘家手里没钱,又希望弟弟风光结婚,把买车、彩礼、买房首付和酒席钱全包了。而张俊义想要快速还掉买房的借款,两次从银行贷款炒股,结果都亏进去。年终奖原本是他堵窟窿的期望,现在落空。
媳妇埋怨他炒股亏钱,张俊义反击她借网贷给弟弟结婚。媳妇说,她借钱至少还算是干了点正事,但炒股亏了就是没了,张俊义也说不出什么。最近,他陆续收到了几个offer,都在南方。他选了一家稳定但薪水少的,决定南下,“(那里)感觉倒不了,会一直有口饭吃,其他地方,35岁后不知何去何从。”
所以攝徒日記拍嘅紀錄片我覺得幾make sense:本身二百萬嘅房本地人貸款買還咗一半,唔想繼續還,直接放棄埋間房一百萬賣出去
签离职协议的第二天中午,大家聚了个餐,庆祝拿到赔偿。聚餐时聊到几家同年倒闭的新能源车企,又生出一丝幸运:“比高合跟威马强,他们破产倒闭很慢,拿赔偿啥的费劲,我们这不到10天结束了。”
- Trump

川普唯一真正在行的是利用我們願意為他成功商人形象買單的心理,儘管他實際上的商業生涯失敗連連。在這方面,他就像是馬克思(Karl Marx)筆下的拿破崙三世,是一個「醜怪可笑的泛泛之輩」,以宏偉的幻想為生。以他的狀況而言,事實證明這樣的幻想廣受歡迎,以至於他得以施行政治學家所謂的「自我政變」:一個合法上任的領導人使用非法手段繼續掌權。川普這樣的嘗試在2021年1月6日失敗了,而他仍可能會在第二個任期故技重施。
- 移加新港人

“雖然回到香港就能解決開支問題了,我也能回到舒適圈生活,但這真是我想要的嗎?是舒舒服服過生活,獲得物質上的快樂卻可能徒剩空虛的心靈,還是應該好好趁年輕一搏,在自己沒有接觸過的地方和領域上闖一番?”雅宜目前選擇的仍是後者。
好在堅持下都揾到工作,所以話天無絕人之路確實如此,當然都可能唔好彩遲遲都未揾到工,但我諗只要keep住去做,都好大機會最終揾得到,即使真係超級唔好彩,始終都係有後路嘅,只係可能就要虧待自己嘅內心
Shila説,雖然現在的讀書路仍然很長,而且課業繁重,也難以多做幾天兼職幫補生計,無論是學業還是經濟所帶來的心理壓力也大了不少,但還是覺得比以前踏實得多。“以前兩年多我過的不開心多於開心,但為着居留權還是忍了。現在身份定下來了,當然也得考慮將來,學到的技能總是自己的,即便我日後選擇迴流香港,技能和經驗也不會白費。但我更希望他日我能更享受在加拿大的生活,找到自己的路。”
respect,捱兩年拎永居權,之後就係新嘅人生去努力
他移民加拿大30多年,無論是生活重心、朋友圈子等等,都已紮根在加拿大。而自問原本是“加豬”,只顧掙錢不理身外事的他,在2019年香港爆發社運時,被港人的團結和力量震撼到,自此便重新連結了這片故土,也順理成章地遇上並協助連結一批批同樣漂流到此的故鄉人。
除了舉辦個人音樂會,他也將收益捐贈予香港細葉榕人道支援基金,以支援香港因社運而入獄的在囚人士。他也不時發佈演奏和油畫作品,以藝術為香港社運歷史留下見證。近兩年,他也極力接觸一些剛到加拿大不久的新鮮人,搞搞聚會讓他們彼此連結、尋找排解情緒的出口。
“即便我已經在這裏生活了30多年,但其實與很多剛抵步的香港人一樣,我也會對這裏不滿。加拿大並非天堂,甚至有些人認為這裏也是一個糞坑,分別只是你覺得原居地、例如香港,比較臭呢,還是這裏比較臭呢?如果你對於這裏的不滿大於香港,而又能撇開種種政治的風險不説,那有人想要回香港去我也覺得無可厚非,也不論對錯。但有些決定留在這裏的,尤其獨居的年輕人,遇到挫折時少不免會情緒低落,更有人會覺得自己是失敗者、已經沒有用了,我們又能給他們些什麼鼓勵和支持呢?”Ricker這樣講起自己的初衷。
異國他鄉,有人幫下手鼓勵同支持真係會好好多
“當初我們在六月的公開表演,就是因為我們想做一個與香港有關的企劃。我們也不想要用‘光時’之類的概念和口號,只是單純的做一個關於香港回憶的故事,表達我們對香港的情感和感受,希望讓聽眾感受到了我們的信息後,自己消化並有自己的獨特的體會,也算是為這裏的香港羣體做的一件小事吧。”
“比如説,很多在這裏出生和長大的CBC,其實已經不懂廣東話了。而這幾年的移民潮,比過去的規模都要大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怎樣去傳承我們的獨有文化呢。再向更宏大的理想推進的話,傳承過去的東西,總有到達結尾的時候,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既有的文化上,再生出一些新東西呢?雖然我的力量很微小,但我希望自己的努力也能一點一點的推進這個理想。”
對香港難以舍割的那份情感,也成為Perry的創作來源,“有些事情我非常不希望自己忘記,也不想讓自己過於脱離香港,那該以怎樣的方式去記錄這些事物呢?我眼見不少人對過去的幾年發生的事都感到憤怒,也一直保持着那團怒火,但這樣健康嗎?這種種想法就成為我持續創作的一大動力,我希望用音樂去紀錄之餘,也用健康的方法去面對和消化自己的經歷及情緒,同時也希望尋求共鳴、作為對自己也對有感受的人的一點安慰。”
well,其實都唔知係咪健康?至少我自己係冇答案。移民之後,當然要扎根喺當地,而又繼承本身嘅文化,兩者都要兼顧,其他嘅,每個人都有自己嘅速度同感覺,所以都不必強求步伐同感受要點,自己覺得好就得
“這也讓我更感受到,於我而言所懷念的‘香港’,其實是人多於土地。而我也相信,隨着有更多的香港人遷移到世界各地,不止是多倫多,只要是有香港人社羣的地方,就能找得到香港。而這也讓我們與香港的連繫一直存在,同時開拓新生活。”Perry説。
always the people
“對於非常有目標,打算在這裏重建生活的人,我就必須提醒他們要做好心理準備,因為這將是一個長期戰。首要的想法,是一定不能拿加拿大與香港一同比較。香港是全球數一數二薪高税低的經濟體,即便現在很多人多在説香港的經濟已經在走下坡,但從根本上,看香港的經濟和市場運作、仍與五眼聯盟和其它有眾多移民和福利的西方國家非常不同,硬要對比的話,往往就會第一步造成一個經濟上的期望落差。也就會接下來影響了自己對生活的期望值與現實造成鴻溝,覺得自己薪低税高,事事也不如意,過的很苦等等。”
對於收入以及税負等問題,她建議,“大家也不妨換個心態,面對這些不能逆轉的事項,正面面對各種變化。”
她也提及,新移民很重要的一點,是對獨立生活的心理建設。不少年輕人過來之前都是與父母同住,不用擔心租金或房貸、以及管理費、水電費等經濟問題,家務可能也是父母甚至傭人主理,而搬出來後,才發現做飯、洗碗、洗衣服、打掃,統統都需要時間,也是讓他們心理和生理上最不能適應的一個範疇。”
“事實上,移民的第一步大多都是痛苦的,最大的良藥還是花時間適應。以我自己為例,剛來的幾年我也是無車一族,當時的冬天比近年的更冷、公車的脱班情況更嚴重。當時的我在寒風中等車時也不時在想,為什麼自己要這麼捱日子呢?最終還是得等自己過了幾年,經濟許可買了車才解脱。所以我們現在也會教新來的人一些小撇步,怎麼以比較能負擔的價格購買新車、保險方面如何貨比三家,把錢省下來等等。”
評論留言区